“贤侄,既然大伙邀约同往,那我可否也邀一人?”
“若志同道合,有何不可?不知叔父要邀何人?莫不是电辉将军?”
屈大均口中所说的电辉将军姓王名兴,电辉是他的字,此人本是广东乡间游侠儿,颇爱打抱不平,少年时即勇武过人,顺治元年清军南下,王兴于恩平聚众起兵,迎桂王朱由榔移驻肇庆,被封为总兵,后又因功被封为左军大都督,挂虎贲将军印。
去年李定国败退之后,清军趁机反扑,王兴只得率部退回新宁(今广东台山)汶村筑城防守,尚可喜率兵三万围攻数月,非但没有破城,反而折扣了万余兵将狼狈而回。
陈奇策与他认识得早,后来各自领兵之后更是攻守互助,两人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屈大均自然也是知道。
“正是王电辉!”
“……去年尚可喜虽未得逞,但他困守汶村也非长久之计,只要鞑子腾出手来,汶村弹丸之地也不需强攻,只要围上一年半载,那就是个弹尽粮绝的局面!”
“但我知道他的心思,哪怕是死他也不会降了鞑子!贤侄,既然你如此着急,那就只在岛上歇一晚,明日一大早就动身,先去汶村叫了电辉,咱们去长沙!”
经过屈大均的劝说和自己的分析,陈奇策已经把大兴军当成了自己即将投效的对象,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要叫上自己的至交好友。
一夜无话。
第二日天刚亮,屈大均便起了床,洗漱用过饭食之后,便与陈奇策一道乘坐了一艘快哨船,往海对面的汶村飞驰而去。
王兴虽然勇武过人,但却不是莽汉,相反精细无比,时人皆称之为“绣花针”。陈奇策二人到了汶村,只稍稍对王兴提了此事,他便欣然应允。
三人有了决断,心中便显得急迫,又匆匆忙忙去了上川,搭乘过往商船前往广州。
魏耕几人已经等了十余日,屈大均到了之后便不再耽误,次日一行十多人出发前往从化,踏上了去湖南的西京道。
由于魏耕带了家眷,行走的速度并不快,而且乳源境内的路段多为既险且峻,一路艰辛自不必说,走了半个月,才到达湖南宜章。
宜章是由粤入湘的第一座县城,来往客商众多,十分繁华,城门处的盘查也非常严格,守城士卒见他们一行没有路引,便将他们全都带到了县衙。
既然已经来到此处,魏耕便不再隐瞒,他向年轻的县令表明了自己这些人的身份和想要到长沙见大兴军李元帅的愿望,县令仔细查问清楚之后,命人为他们开具了路引,并且告诫他们要妥善保管不可遗失,否则会有麻烦。
路引每人一张,写得非常详细,姓名、性别、年龄,因何事入湘,要去往何处都一一标明,连各人长相都有个粗略的描述。
出了县衙,大伙都松了一口气,陈奇策笑着对众人说道:“要是鞑子盘查也如这般严格,咱们怕是连广东都出不了!”
魏耕笑了一笑:“那可不是……当了半月野人,咱们就在宜章歇息一日,后日再动身。”
“也好,咱们先找个店住下,再四处看看这大兴军治下有何不同。”
众人先前到县衙之时,便经过了一条街道,两旁饭馆客栈甚多,这时也不需要找人打听,回头走不多远就到了地头。
进了“楚粤客栈”,掌柜的又是一番查问,又叫众人拿出路引来登记,魏崿好奇地问道:“掌柜的,若是没有路引,难道你就不做我们的生意?”
“不止不做这生意,还得立时报到县衙去,要不然被查出来,就要被取消经营资格。”
“这么麻烦,会不会影响生意?”
“怎么会?说实话这登记路引对大家都有好处,以前没有登记的时候,什么人都能住进来,其中不乏土匪山贼,大家住着也不安心,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掌柜的拿着路引按照柜台上的房间号牌登记好了,这才把店小二叫过来招呼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