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栓柱刚才说的事情,我觉得宜早不宜迟,这事情就交给我去办吧。”
“我觉得还是兵分两路同时进行为好,要不然时间长了走漏了风声。咱们俩一路去郧阳,一路去襄阳,各打遏必隆和鳌拜的旗号,印信、仪仗、旗牌、甲胄都一应俱全,张士元和迟日益绝对会上当。”
“不错,到时再找两名和鳌拜、遏必隆长得差不多的士兵去假扮二人,绝对万无一失!”
“鳌拜不用找人扮了,屠汝铭那样子就合适,而且他也见过大场面,不会露马脚。就这样定了,叫将士们换上鞑子号衣甲铠,咱们这就分头行事,我带老屠去郧阳,你去襄阳。”
刘体纯想到屠汝铭那一张和鳌拜差不多的毛脸,也是笑道:“还真是有六七分相似。不过这儿到郧阳还有三百里路,迟一天半天的也没什么,你还是歇息一晚再走吧。”
“我明早出发,二虎叔,今晚可就要辛苦你了!”李元利很有点过意不去,不过想想刘体纯现在也算是正当年,吃点苦也没啥,就没再说什么。
“没事,我骑在马上一样能睡,咱们的老兄弟走路都能睡着,这都练出来了。”
李元利又将话题说到了牺牲的将士身上,“二虎叔,我想在新野建一座烈士陵园,将牺牲的将士葬于其中,以慰我将士在天之灵,以使我后辈不忘前人之勇,不知你觉得如何?”
这个问题很久以前李元利就想过,但都没有付诸行动,如今新野一役,牺牲者多达五六千人,不修个陵园也实在不行了。
“陵园?那规模可不小!”刘体纯以为他说的是诸侯、王爷墓地一样的陵园。
“不用建得太好,但地方不会小,就是把将士们集中埋在一起,让后人有个祭奠瞻仰的地方!”
刘体纯大概听懂了他的意思,“这是好事,不过将士们总不能等陵园修好再下葬吧?这天气可放不了几天。”
“先选地方将人下葬,用木牌写上编号名字,然后再修陵园,外面用墙围起来,再给每座墓加上石刻墓碑,写明其姓名籍贯、所立功勋!”
“等取了襄阳之后就立即开始修建!”修建陵园确实能让将士们更加安心,刘体纯对此完全没有意见,李元利看看天色已经不早,连忙吩咐大军扎营埋锅造饭,自己则拿出地图来勾画,一面等李盖的消息。
“公爷,如今要行往何处?是向南还是往北?”一名亲兵小心翼翼地向沉默中的鳌拜问道。
鳌拜没有马上答话,而是仔细想了想其中利弊,向北就是南阳,走这条路大兴军多半追之不及,可逃过大兴军的追击又能怎样?就算跑回京城也是死路一条!
南面郧襄一带虽然有湖广巡抚迟日益帐下标兵三千,郧襄总兵张士元麾下也有六七千人马,但就算将这些士卒全部合兵一处,只要没有其他援兵,也绝难守得住襄阳!
思前想后,鳌拜心里犯了难,南不可行,北也不可行,东面和北面差不多,看来只有西面。想到此处,他眼睛一亮,西北面陕西一省便有近十万绿营,虽然三千满兵被阿尔津带到长沙死了个干净,但就凭这十万人马,仍然大有可为!
“走,去汉中!”鳌拜调转马头,准备先至邓州,将那里的数百士卒带上,再往商洛去汉中。
打马行得小半个时辰,邓州已经遥遥在望,鳌拜叫过两名亲兵,命两人先进邓州打探,看大兴军是否已经占了此地,二人领命刚要离去,却见一彪人马迎面疾驰而来,领头一人大呼道:“休走了鳌拜老贼!”
鳌拜等人大惊,慌忙调转马头,哪知身后也有数百人骑马围了上来,当先一人正是李盖,他哈哈狂笑道:“大帅神机妙算,早知你等要往汉中,耶耶已在此等候多时!”
“鳌拜,还不下马束手就擒?”
当初定下此计时,李元利便将最初作为前锋的四千骑全都遣了出去于各处拦截,目的便是预防鳌拜与遏必隆逃脱,每个方向都有一千士兵,倒不光只是邓州一路。
鳌拜目中凶光四射,也不答话,提起手中长刀便欲打马厮杀。
“果然不愧是满洲第一勇士!”李盖笑声未歇,又道:“既然如此,耶耶就给你一个痛快!”
一阵清脆的枪声响过,鳌拜与他周围的亲兵尽数翻落到地上,只余下鞍上无人的战马“咴儿咴儿”地叫个不停!
歼灭了鳌拜这数万鞑子,李元利心中落下了一块大石,最起码短时间内,东虏绝对没有能力再发起一场大战,日后要攻哪里,可就该自己说了算了!
一想到这儿,李元利又想起了近在咫尺的郧襄,大兴军夺取荆州已经近一年,打下长沙也有半年之久,郧襄两地的清军将领和官吏没道理不知道那道传示天下的布告,可到现在为止,这两地清兵既不降也不跑,显然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还有那姚黄余部与王光兴部,也都是冥顽不灵之徒,还真当大兴军是那吃斋念佛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