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铜的问题,四川并不缺铜,而且最早在汉代前就有开采历史,大兴军工务司在嘉定的洪雅县内就找到了原来开采过的好几个铜矿,现在都已经投产,只是产量并不高。
况且需要包铜的只是弹头部分,应该也用不了多少铜。
在这个年代,铜还是货币金属,因此才显得造价昂贵。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况且李元利也没有想过用纯铜来做弹头,而是准备象后世子弹一样用覆铜钢来做。
覆铜钢这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制造起来很简单,并不需要多先进的工艺。先把铜轧成薄铜皮,再把铜皮和薄钢板用水力机械压合在一起就成了覆铜钢。
用覆铜钢做弹头好处多多,既保障了枪弹的性能,又节约了铜材,降低了成本,还可以防止枪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腐蚀。另外覆铜钢表面的黄铜有润滑作用,可减轻射击时对枪管弹膛和线膛的磨损。
当初对于枪管如何拉膛线工匠们也是费尽了心思,最后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在李元利的指点下用挤线法拉出了膛线,拉了膛线的火枪射程和精确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虽然用原来的黑火药射击时也有挂铅的现象,但并不严重,最少也要打十来枪才会清理枪管,这在实际战斗中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现在换了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使铅质米尼弹头的初速度大为增加,在枪管内顺着镗线旋转得也更快,挂铅的现象就显得严重起来!
工务司的枪炮局离南岸大营并不远,也是军事禁地,而且还有士兵警卫以防细作。一群人到了这儿,李元利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就吩咐工匠先去制模具、轧铜皮和薄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