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在没有得到准确情报之前,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但反过来说,一旦确认了消息,孙坚必然是会果断出击,尤其是,到了现在,他都还是只占有三座城池,对于扩张,也是如司马懿般,极度的渴望,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机会的。
至于其进攻的目标么,很明确,就是毋丘俭的寿春城,但这只是他的第一步,之后是会选择继续北上攻伐小沛,还是西进攻伐曹操的汝南,就不好说了。
而不管孙坚是如何抉择,不得不说,他是要抓紧时间了,因为,曹操与严白虎之间的这场战争,其实是不可能大规模展开的,至少在曹操从汉中回防之前,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双方的实力差距,也是十分的明显。
既如此,那么,此次战争,其结束的时间,大概是要比他们预想的快很多。
事实也是如此。
于261年7月下旬,经过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赶路,张颌所率领的骑兵军团,终于是赶到了濮阳,兵临城下。
而这,对于吕布来说,完全就是一记致命的打击,也几乎是没有什么反抗,仅仅一个月之后,其濮阳城便是被严白虎攻破。
需要稍微解释一下的是,在这之前,严白虎已经是下令,让身在下邳城的虞翻、曹性等人,前去接收了已经彻底被吕布放弃的小沛。
如此一来,吕布势力,是就此灭亡。
也顺便一提,在与严白虎的交战过程中,吕布也并非就是束手就擒,实际上,他曾是多次率领部队,想要突围。
甚至,其中有一次,吕布是再次找到了严白虎的所在,两人是再次交手了。
但其结果么,却与他们之前的一次交手,是大为不同。
在上一次,也就是当初下邳防卫战的时候,严白虎曾经是想要率兵阻拦吕布的撤退,但在当时,他显然是高估了自己,差点是被吕布所斩首,可以说是被其完败,只是幸运的苟活了一命。
也因此,当严白虎再次面对吕布的时候,不免是有些心虚,可事到临头,在吕布特意针对之下,他们两人还是交手了。
可在双方交手之后,严白虎却是惊奇的发现,这次,自己好像是高估了吕布,因为,他不仅是没有被吕布伤到,反而是真的能够跟他拼上几个回合。
虽然,在几个回合之后,严白虎还是没有悬念的抗不住了,但比之前的那次,却是已经进步了很多。
其原因么,大概是有两个层面,一来,严白虎自身的武力值,已经是提升了一个档次,二来,那就是,此时的吕布,已经是没有了当年的英气!
打从被严白虎奇袭了下邳之后,吕布可谓是一落千丈,除了拼死打下了濮阳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收获,一直都是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也正是这种不利的状态,在不知不觉间,是消磨了吕布的斗志,虽然他的个人武力,依然还是那么的强悍,但跟以前相比,却是退步了至少一个档次了。
而当严白虎再次见到吕布时,他更是显得落魄,甚至可以说是掩面扫地,他是被人摁着,跪在了地上。
吕布走投无路,是只能选择死守濮阳城,而他们唯一苟活下去的希望,大概就只有祈求徐晃他们能够尽早平复陈留城的战乱,继而对他们施以援手。
这一点,到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在陈留战场上,虽然徐晃的兵力是有所不如,但在武将、部队的质量上,还是要占据不小的优势,且还有城池作为依托,如果没有其他外力干扰的话,说不得是真的能够将对方击败。
问题是,吕布的濮阳城,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么?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可也不得不说,在针对濮阳的问题上,严白虎一方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在初步完成了登陆之后,严白虎是能够通过系统,查看到濮阳境内的所有情况,也因此,他是很清晰的观察到,徐晃与吕布是各自退兵了。
而在这个时候,严白虎是忽然意识到,以吕布现在的实力,他甚至是不需要张颌率领的骑兵军团,仅仅依靠他的第一主战军团,就足以击败对方。
如此,那是否就是可以考虑,稍稍改变之前预定的计划,让其骑兵军团,直接转向,前去攻打陈留城?
严白虎稍微一考虑,到是觉得,这也不是不行,而且好处也很明显,可以加快本次战争的进程,用更短的时间,攻破陈留城。
但其显然也是有不好的地方,仅仅依靠他的第一军团,确实是能够战胜如今的吕布,且吕布也已经是无力回天,没有其他任何的外力相助。
可这样一来,严白虎在濮阳战场上的损失,也会因此而加大,在时间上,也会拖得更久一些。
而两者相比较,严白虎一时还真是无法判断,到底是孰优孰劣?
“大人,我方部队攻城在即,可属下看大人好像有所犹豫,不知属下可否分忧?”却是其副将审配,见他这两天神色犹豫,主动前来询问。
对于这个问题,严白虎自然是没什么好隐瞒的,而见审配主动询问,便也是想听听他的看法。
“审配,你觉得,若是我让骑兵军团,改道转向,直接去进攻陈留城,会如何?”
“不可!”
让严白虎没有料到的是,他刚刚问完,审配便是非常坚定的否定了这个方案,这也是让他提起了兴趣。
“为何?”严白虎是看着他问道。
“主公,属下知道,在战争中,其长期的战略规划,的确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属下也是认为,当我们的眼前,已经是能够确定,一定能够获得某些利益的时候,就应该要果断的将其拿下,而不是去考虑长期战略,更不能因此而犹豫。”
“您可能会说,这是不是有些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整体战略?”
“属下不这么认为,因为,其战争的战略规划,必然都是长期的,可在这过程当中,其局势却总是瞬息万变,很难说,这个之前预定的战略,就能够一成不变的执行到战争结束,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既如此,你又怎么能够确定,这眼前的利益,是与战争的最终结果相违背的?”
“由此,属下才会认为,当我们明确,一定是可以拿到某些利益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更加果断一些,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顾虑,反正,不管如何,都得先把这些利益拿到手,之后再去考虑其他问题。”
“当然了,如果此事实在是触及到了之前设定战略的底线,那我们也不必纠结,直接将其放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