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严白虎是并不介意,实际上,他是巴不得司马懿有此野心,因为,他是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让曹操过的不舒服,最好是能够让其放弃对雍州、凉州的攻伐,选择回防。
而且,按照严白虎的打算,如果曹操是不选择从汉中回防的话,那么,就必须要让其付出足够的代价,就比如,让他失去许昌。
但是呢,严白虎又不想那么快跟曹操决战,如此一来,由司马懿在他们中间做缓冲,是再好不过的了。
至于说,司马懿会不会趁此机会崛起?对此,严白虎是并不担心,且之前就已经是分析过了。
其关键点,就在于,严白虎认为,司马懿是被困守在洛阳太久了,以至于,其人才储备是远远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占领的城池越多,实际上,是反而会更加暴露出他的这一缺点。
更何况,也别忘了,根据田丰的谋划,他们可是要“一箭双雕”,在打击曹操的同时,迟早也是要对洛阳动手的。
而司马懿占领的城池越多,其留在洛阳城内的守备力量就会越少,自然就更有利于严白虎对其的攻伐。
更为重要的是,其洛阳,乃是司马懿的根据所在,只要是攻占了他的洛阳城,也不管他当时是占据了几座城池,都根本是不足为虑。
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原本,司马懿是提出,在同盟协议结束之后的一年时间之内,严白虎是无法对其发动攻伐。
但这一点,严白虎显然是不能同意的,他给华歆的底线,就是只有一个陈留城,他可以保证,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对陈留城动手,可对于其他地方,则是完全不能保证。
也必须要说,这一点,其实就是双方唯一有争论的地方,不过么,华歆的态度是非常的坚决,因为这已经是涉及到他们此次谋划的底线,无论如何都不会松口的。
如此,司马懿也是无奈,再加上,对于洛阳的防守,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尤其是在通过此事,已经知道严白虎可能对洛阳有想法的情况下,他是觉得,只要自己能够提前做好防备,那么,洛阳城就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也因此,司马懿才没有在这一点上过多的纠缠,将其略过了。
而由于知道了濮阳战场目前是正在激战当中,且细作是接连传回相同的情报,确认此事无假,那么,在时间上,他们反而是不需要那么着急了。
另外,为了保证行动的统一性,也是需要给双方一点准备的时间。
由此,双方是约定,于261年6月初,一同出征。
由严白虎出征三路兵马,于水路上,分别进攻陈留的官渡港,以及濮阳的顿丘港,另外一路部队,则是从下坡城出发,不管小沛,直奔濮阳战场。
司马懿则只需派遣一路兵马,兵出虎牢关,直奔官渡港,务必要让严白虎的部队得以顺利登陆,继而合力攻伐陈留城。
为了提升自己谈判的筹码,也为了获得曹操的重视,吕布一边是在与陈泰积极接触,而另一边,却是骤然加强了战场上的攻势。
可这样一来,对严白虎来说,吕布和曹操纯粹是“窝里斗”,自己在消耗自己的实力,这显然是对他十分有利的。
而除了这一点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也是对严白虎十分有利,那就是“时间”。
之前就曾说过,哪怕严白虎保密工作做的再好,他接触司马懿的这件事,也是肯定会被曹操做探查到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可显然的,根据田丰的谋划,其被曹操发现的时间越晚,司马懿兵出虎牢关的效果就会越好,成功率也就越高。
而吕布之所以会来这一手,其实是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方所给出的条件,恐怕是无法满足他的胃口,因此他才想以此来逼迫对方妥协。
可双方既然是无法在一开始就达成一致,且吕布已经是在战场上加强了攻势,那他们双方显然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协议。
说到底,因为吕布的要求,就导致他们需要在谈判上花费很多时间,也就给了严白虎充足的准备时间。
另外,吕布的举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荀彧造成迷惑的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当初,在严白虎与荀彧签署的补充协议当中,就是要求他加强对吕布的攻势,而现在,吕布的主动进攻,当然也就迫使徐晃他们不得不认真与之交战。
那看起来,荀彧已经是超载的满足了与严白虎之间的协议,如此,在他想来,严白虎总不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了吧?
而如果荀彧真的是这么想的,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着急的对吕布妥协,毕竟,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还是为曹操争取进攻雍、凉二州的时间。
-------------我是分割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是来到了261年5月初旬。
而严白虎之前所担心的事情,果真还是发生了,魏攸在出使洛阳之后,情况并不顺利。
也好在严白虎是对其特意嘱咐了,因此,虽然魏攸是没能直接与司马懿达成协议,但是,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方的关系。
同时,因为严白虎早已经是下令,让留赞等人停止进攻孟津港,也就消除了双方的交战状态。
如此,两者的效果结合,是使得他们与司马懿的关系,是恢复到了“冷淡”的状态,这也就使得严白虎是终于可以使用系统中的“同盟”指令了。
也没犹豫,在收到魏攸发回来的消息之后,严白虎是立即下令,让刚刚返回邺城的华歆担任使者,前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