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求职者】

也正是因为对于这两件事情的不满意,导致严白虎在接下来的这段等待的时间当中,是颇为担忧。

尤其是针对司马懿,他担心,此事若是不顺利的话,哪怕最终他们与司马懿达成了同盟关系,在时间上也会来不及,毕竟,无论他们这么做,这件事,都不可能瞒的太久,总归是会被曹操方探查到。

而也就是在严白虎焦急等待的时候,他却是还不知道,在濮阳,是发生了一件对他非常有利的事。

那就是,在濮阳战场上,吕布是骤然加强了攻势,他与曹操之间的战争,其激烈程度,是再一次提升了一个档次不止。

要知道,当初为了迷惑严白虎,荀彧就已经是命令徐晃加强了一些攻势,且又有李典的援军。

在当时,其战场上是情况,就已经不能说是“做做样子”那么简单了,双方差不多是真刀真枪的在打。

而这一次,吕布的行动,可以说,是再次给濮阳战场泼了一把油,彻底让双方都进入到了战争的状态,已经完全没有留手了。

甚至于,比之正常状态下的战场,他们打的都是要更为激烈,也更为残酷。

可吕布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是又忽然改变主意了,要与曹操决裂,再次转投严白虎?

而答案,显然不是如此,因为,在他加强战场攻势的同时,吕布可也是正在积极的与陈泰接触。

这就说明,吕布其实是已经基本下定决心,要投入曹操的怀抱了,要不然的话,以他的傲气,怎么会屈尊,以如此积极的姿态,亲自与一个身份“低微”的使者交涉?

而在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再回头来看其加强战场攻势一事,就能够较为明确的推断出,其实,吕布这是在向曹操展示自己的实力,继而是增加谈判的筹码,想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待遇。

吕布现在就好像是一个“求职者”,为了获得老板的重视,他是必须要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不得不说的是,吕布的这一举动,是在很大程度上,帮了严白虎一把。

首先,因为吕布的这一动作,在战场上,双方已经完全是真刀真枪的在拼杀,如此,在战损伤,双方肯定都是不会少的。

尤其是对吕布自己,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自己的谈判筹码,在战场上,他肯定是会不遗余力的发动进攻。

且,吕布现在是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战争的结果,反正到时候双方谈好之后,战争自然也就结束了,也因此,他是根本就不用去在乎自己的战损有多少,只需要坚持到双方谈判完成即可。

这样一来,其士卒的损失,是必然要比正常的情况更为严重。

而这,显然是对严白虎十分有利的,就相当于是敌人阵营中出现了叛乱,他们自己人是打起来了,而且消耗很大。

那到时候,等到严白虎真正打过来的时候,敌人的实力,自然就已经是被削弱了很多。

听沮授这么一讲,严白虎这才恍然大悟。

也确实就如他所说的那样,目前的司马懿,就好似是一只“乌龟”,其洛阳城,就是他的“乌龟壳”。

若是他安安稳稳的龟缩在壳内,大家都是拿他没什么办法,可一旦他将其手脚给伸出来,那反到是让他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尤其是,严白虎也想到,司马懿手下的人才,可并不多,且质量也并不算好,若是依靠据点防守,还能勉强够用,可一旦主动出击,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可也就如沮授所说的那样,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怎么让司马懿主动从他的“乌龟壳”里出来。

想到这,严白虎是立即看向了田丰,直接问道:“田丰,你可是已经有了办法,能够说服司马懿?”

“呵呵。”

田丰是笑了起来。

“主公,军师,其实,想要说服司马懿,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其关键就在于,司马懿本身就有对外扩张的意愿,而且,这个他的这个意愿是非常的强烈。”

“据在下所知,在这之前,司马懿已经是不止一次兵出虎牢关,或是攻伐陈留城,或者攻伐宛城,甚至是有过奇袭许昌的情况。”

“说到底,司马懿此人,是有野心的,而且野心还不小。”

“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愿意仅仅龟缩于一处,只要是有机会,他必然会选择主动出击,而哪怕是没机会,他都会想办法制造机会,以求对外扩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我方放出诱饵,他司马懿必然是会上钩。”

“你的意思,是要以陈留城为诱饵?将来攻下城池之后,将其归属权送予他?”严白虎微微蹙眉,问道。

“没错!主公可是觉得不舍得?”

“不,田丰,仅仅一座陈留城,我还不放在眼里,问题是,这明显就是一个陷阱,且他司马懿可不笨,难道他会看不出来?”严白虎提出了质疑。

“主公,您可能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司马懿当然是能够轻易看出,陈留城就是我们给他设置的一个陷阱,且我们也根本就不需要故意隐藏这一点,因为,就算他明明知道这是个陷阱,他也依然会同意,主动咬饵上钩。”

“实际上,这是一个角度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个陷阱,可在司马懿看来,这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虽然说,这个机会是充满了风险,但对于他来说,能够有机会对外扩张,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总比一直龟缩在洛阳城等死的要好。”

听到这,严白虎算是明白了,心里也认可了田丰的这个计划,可具体要如何去做,还需要他认真思考一番。

当然了,严白虎可不是一个喜欢磨蹭的人,且他也知道,任何计划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多或少,总是会存在一些风险,因此,也就是在两天之后,他便是定了决心,下达了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