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授人以柄

三国圈 嬴政 3316 字 10个月前

“玄德可是议郎。”简雍伸手比划个六,提醒道,“六百石俸禄呢,也不全是白身。”

“是不少。”

丁原点头,不知是随意,还是在意的问,“吾麾下一主薄三年,且值钢刀盾三千副,镔铁枪头一千箱,硬弩八百张,酒布千车。吾一主薄且值千军之资,我又值多少?”

“吕布一竖子,名不副实,吾等租亏了,正说若三年期满,就还与丁公呢,省的白费粮食。布一主薄,怎可与丁公一州刺史相比?”

简雍冲丁原眨了眨眼,“公孙愿与我北盟搭伙,原麾下幽州突骑与白马义从,就一分为二。一部分幽州突骑与白马义从,将被整编为北方军骑兵第三‘幽州突骑’骑兵团,军械,粮饷,军需,一概由北盟负担,隶属北方军常备军,三千正规军编制,骑兵团团长却是公孙,仿苏双,张世平例。

另一部幽州突骑,白马义从与原公孙麾下步卒,将编成‘白马义从’骑兵旅,仿黑山例,五千编制。只要不私自增编,就暂以易县与易水海关关税截留以养兵。

公孙担任了盟内的骑兵学校校长一职,并领有马业委员会。我们同样希望邀请丁公,在联盟中兼任一联盟官员职务。

并州两谷相夹,山西土地贫瘠,种田怕是力倍功半,且破坏水土,影响下游。不若就近收取口外羊毛,皮革,种牧草,发展毛纺与畜牧。

且并州土地贫瘠那是针对种粮而言,山西多煤,我们准备在并州大力发展煤炭采掘与交通,希望丁公能够多加指导。”

“这么说。”

丁原没理联盟官员与挖煤的茬儿,只是对军事关心,眉头大皱,“你等将公孙兵马裁撤到了八千?公孙原兵马不下六万吧?”

“黄巾还不下百万呢,单一青兖徐,时下黄巾就不下百万。”

简雍嗤笑一声,“并州在册人口仅四十万,并州军连带雁门关一线边军,就不下八万。正像丁公所言,即便全军都在屯田种地,还是养不活自己。”

“那是并州隐户多。”丁原皱眉,“若遇警,尚可征发南匈奴。”

南匈奴汉化三百年了,游牧都不是了,全是畜牧,比乌丸汉化的还深,与山戎一样,若非栖息地较为集中,早没影了。

并州北的南匈奴,最大的一部就是休屠王太子金日磾部,金日磾对大汉忠心耿耿,本朝的金旋就是金日磾后裔,南匈奴于夫罗与弟弟呼厨泉,效忠的都是大汉。

历史上卑鄙的魏晋篡汉之后,于夫罗的孙子刘渊,自称汉王,还把晋灭了,为大汉报仇雪恨。

南匈奴自内附大汉之后,终东西两汉,比汉人对大汉都忠诚,始终没有造反叛汉。

包括何进,丁原在内,都是把南匈奴当汉军的,简雍同样如此,但并不认为汉军不会骚乱:“南匈奴时下自家都打成一团了,征发的于夫罗部,不就在河东转悠,回不去了?南匈奴为何乱,就是并州兵全在种地,没空管他们啊。”

粮食一年打不够就要饿死人,任命个将军有啥用,打谁去,南匈奴?那帮胡贼比并州军还穷呢,抢劫打仗要能养活自家,又何必屯田?

丁原自认刚勇忠烈,并无诸侯之心,便是中间克扣幽凉“损耗”,那也是并州军实在太穷,没有来钱的办法了,只能逮着唯一过境的雁拔毛。

不成想,引发了幽州跟凉州的敌视,放了一群贼进来,幕僚言这是幽凉欲借贼手除他。

并州本就贫瘠,吕布等人又争相离他而去,地盘里又突然蹿进来一群贼,让丁原身心越发疲惫。

恰何进欲招外州军入洛,许其执金吾一职,愿其带兵上洛,入朝为官。

丁原自认对朝廷忠贞,乃大汉忠臣。凉州董卓可恶,却是官军。幽州北盟更不是东西,却也够不上奸贼,唯独竖阉宦官,祸乱朝纲,当杀。

于是,他就放弃太原,甚或放弃了并州牧,带并州军上洛。

谁知斜刺里冲出一波白波,与南匈奴于夫罗,先行寇入河内。逢洛阳有变,何进又朝令夕改,另他暂不渡河,且屯河内郡。

后来才知,是何皇后被宦官说动,让何进收回了让他带并州军上洛的成命。

这个朝令夕改,可把他坑苦了,太原建制已不在,全归地方大族了。南渡入洛又不得。

且一支北方军在青徐的山地营,从乌巢,延津渡河,停在了濮阳西的黎阳境内。

丁原暗忖,若他已遵何进之命南渡黄河,这支部队,恐怕就是截断自己北归并州之路的。

可他又不明白,他离开并州,岂不是遂了幽州的意,北盟的使节简雍,为何又戏谑他轻离州治呢?不怕他一怒之下,真的回返太原么?

“幽并一家,并州缺粮好办,幽州秋粮一下,就先支援使州一批。”

简雍晃着鹅毛团扇,神态轻松,“前提,建阳公得回去,回驻太原,哪怕不回太原,不回并州,不可屯司隶。”

丁原脸上怒容一闪:“吾亦不想驻河内,正要向大将军请令,回夺长安。”

怀里正拽丁原胡子的胖娃娃,感受到了胡子兄的怒意,小脸一呆,立刻就把胡子松了。

“丁公欲三辅生灵涂炭?”

简雍反问,北方军追着白波贼从并州南过境,即便丁原早前没反应过来,待数万白波突然兵临长安城下,一日攻陷长安,估计也明白过来不对了。

被追杀中,还能一日破西京,这事要是没蹊跷,打死丁原都不信。

可简雍一点都不担心,反是劝丁原:“丁公一日在河内,大将军就有恃可倚,若真令丁公带兵上洛,诛杀宦官,丁公难道真要奉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