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藤甲,就是他用来替代铁片札甲的步兵甲。
把野生藤条用水浸泡十日,取出晒干,再油浸半旬,晒干再涂桐油,编毛衣一样密织,就成了藤甲。刀枪不入,轻便,透气,防水,渡河还能当游泳圈。
缺点,一战下来,被矛猛捅一下,破损处修补不了。或是放置一年,或许就朽不堪用了。
因为这是山寨甲,是北盟在特定时期用于步卒的过渡甲。
真正的藤甲,得热带丛林里的老青藤才行,制作周期也是论年的。
优点是一经制好,可当传家宝,箭射不穿,刀砍不伤,一辈子不坏。
可李轩用不着这么优秀的藤甲,与他对草履的态度一样,穿散了扔掉就是。
能在短时期内,就让北盟步兵人人披上山寨甲,哪怕只能经一战。这一战中,碰上布衣的对手,北方军步卒还是无敌。
北盟的山寨藤甲,在一次战斗中,等同铁甲,全铁甲步兵是什么概念?黄巾那号布衣,打都打不动的。
至于藤甲怕火烧,那不怪藤甲,粮草也怕烧,该被烧的蠢货,在河里照样会被烧。
而此时在葫芦谷南北二口,负责堵口的重甲士,是内附绵甲,外套过膝牛皮大衣,外套山寨藤甲的三甲罐头战士。
除了比较臃肿,动作不太灵活,劈砍刺杀只能大开大合外,黄巾根本就打不动。无论是刀砍箭射,重甲士普遍反映没感觉的,只有被矛猛刺,被狼牙棒等重器砸中,才会晃晃。
除一个重甲士被一矛捅中哽嗓咽喉,当场倒毙外,其余十八个伤兵,多为手臂,膝下等少防护部位的轻伤,重甲士连盔都是坠毛毡全遮耳,半遮颈的,箭从侧面都射不穿脖子。
黄巾黄巾,就是头上包个头巾,遇到北方军的人形罐头就傻了。一波波的从山道中冲出来,一片片的被重甲士切瓜砍菜一样的砍倒。
与简豹一样,甚至与李轩都一样,士卒也是欺软怕硬的。
甲有多硬,士气就有多硬。
军队,就是暴力团。
军卒,与流氓是一样的。
面对还不了手的敌人,越是欺软怕硬的士卒,下手就越黑。
太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