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而朱靖尘也继续开口说道:“从十几年前的鸦片战争,便能够看出端倪。西洋诸国靠着船舰利炮,打开了我华夏天朝上国的大门。我们看在眼中的是,西洋诸国的船坚炮利,看不见的却是背后强大的综合国力。而强大国力,无外乎来源于这几点。先前已经说了军事问题,接下来从其他方面细细说。”

“第一,钱财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需要钱,军械需要钱,兵马更需要钱来养!打仗归根结底打的是钱财。虽然太平军目前有圣库制度,可是这全是收缴而来的。而且这么点钱财,大部分还都用在了南京城内诸王兴建土木,大建宫殿上面去了,反倒是下面军队里面没有用到多少。单单是靠着信上帝教,等到从广西带出来的兵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又能招来多少人?没有兵饷,谁肯替你卖命?”

石达开没有说话,一手扶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望着朱靖尘。

朱靖尘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开口继续说道:“第二,政权建设问题。太平军起兵以来,两年多的时间便已经有了如此大的成就。但是基层建设,全是空的。没有基层建设,就没有民众,何来兵源?不能好好地管理百姓,又怎么能够说得上争取民心呢?只要大清稍微放松一点,让民众有了活路之后,讨好民众,他们又怎么会跟着我们继续对抗大清呢?有多少人愿意天天过着刀头上舔血的日子呢?而看看现在,曾国藩、骆秉章等人已经在湖南,依靠乡缘关系,兴建水利,开垦农植,要不了多久,湖南就会安居乐业,到时候即便我们打到了湖南,他们还会跟着我们,造大清的反吗?”

“第三……”

朱靖尘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小口,继续说道:“民心问题。刚才也说了,百姓安居乐业,便能够赢得民心。而现在,我们只是在破坏,没有经营,百姓种不成田,天天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再加上战乱纷扔,单单如此,就已经先失去了一部分百姓的民心。”

朱靖尘饶有深意的望了一眼石达开,开口继续说道:“其次,南京城内普通将士百姓男女分营,弟兄们有家不能回,有儿女不能相聚的日子。而诸王诸丞相却左搂右抱,天天过着花花绿绿的生活。这才两年多时间,东王都已经有几十人的妻妾了。天王更甚,妻妾成群,宫女更是数不胜数。这样的日子,怎能不让弟兄们寒心呢?长此以往下去,弟兄们的心还在不在太平军了?”

一听这话,石达开的额头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水。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黑,心情也越来越沮丧。这样的问题,确实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而且自己竟然还无法反驳,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朱靖尘所说的都切中要害。

若是真想朱靖尘所说的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太平军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

石达开悄悄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侧着眼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朱靖尘。他没想到,这个朱靖尘竟然连这都敢议论。不过,这也才说明了他是一个真君子,是有大才之人!

石达开的动作,朱靖尘自然也全部看在眼里。若是他不了解石达开这个人的话,恐怕单单先前说的一切都能够让他人头落地了。

不过,石达开年纪轻轻就能够当上太平军诸王之一,定然是有着非同寻常的见识。

朱靖尘缓和一下语气,继续说道:“其次,太平军独尊上帝,排斥孔孟之道。这恰恰断绝了绝大部分百姓的民心。我华夏数千年来,孔孟之道早已深入人心,无数寒门弟子寒窗苦读多少年,为的是改变命运。而这些人,自小边学习孔孟之道。现在一应断绝,无疑让那些寒门弟子断绝了希望,更让大多数书生,乃至于平头百姓感到反感与恐惧。这也无形之中,失去了更广大部分的书生、平头百姓的民心。而大清之人,甚至可以借此诋毁太平军,到时候又有多少人愿意跟随太平军的行动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此时此刻,石达开的脸色已经变得一片苍白,身为人家出身的他,自然知道对于寒门弟子,有着多么大的裨益。而现在,听着朱靖尘所说的话,他的心中彻底有些慌了。

望着脸色阴沉的石达开,朱靖尘心知自己所说的这一切,他已经听进去了,而且心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