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十五章 移花接木

牛年的元宵节,崔相国在府上接待了他的好友礼王爷。礼王爷是当今(信)皇帝的四叔父,是皇族中文才较高的-位,也许因为这个,老人家与崔相国时有往来,当然俩朋友不能不为帝党的暗淡前程有所忧虑。

二位交谈中,礼王爷无意中看到墙上的-幅《春牛图,》,便起身走了过去。那幅画是吏部侍郎董秀所作,礼王爷欣赏了一阵子后吟道:

“春丑耕田,田田生翠,翠染九州府地。”

崔相国拍手叫好,说道:“此句朴实自然,极有画面感而寓意深厚,而用丑代牛既贴切又有怜爱之感!”

礼王爷笑着说道:“那老相国何不整-句,结成对子岂不更好!”

也许李媛应该苦尽甘来。满腹经纶的老相国点头答应后,却怎么也想不出个好句子来,急得他头上都出了汗。-直在屋内侍侯着的李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见礼王爷走到窗前,便上前咐老相国耳说道:“东风……”

老相国心中一亮,即吟道:“东风化雨,雨雨孕珠,珠绚万里山河。”

礼王爷满意而笑,赞不绝口。

礼王爷走后,崔相国问起李媛的身世,李媛说她被卖时尚年幼,已记不得什么了。崔相国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若干天后董秀造访,看见《春牛图》上多副对子,便问其详。崔相国便把元宵李媛救他急之事说了一遍,又说这孩子天资聪颖才思敏捷,非寻常人家之女。董秀向门口瞅了瞅,用手指蘸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个“信”字。崔相国瞪大眼睛,问董秀说你怎么知道?董秀小声说道:

“此女的奶娘辛妈被分在我府上,我认识她,是她告诉我这个秘密,她-直关注那女孩的动向。”

崔相国沉思了-阵子说道:“子十八(李)举家遇难,他本人也下落不明,其女尚存乃不幸中之大幸!老夫意收此女为义女,不知则成(董秀之字)意下如何?”

董秀高兴说道:“甚好……”

崔相国又说道:“子十八遭此大难,老夫难逃其咎,每每思之,无不痛心疾首!今收其女为义女,也算是对他的-点儿补偿吧。不过你也知道,我家牛毛大点儿的事,传出去就有牛腰粗,那我如何公开此女的身世呢?”

董秀沉思良久,忽然拍下大腿说道:“有了有了!老师还记得李然……”

李信出事前后,做京官的李然遭眨而去江南赴仼,举家乘船渡江时遭遇风浪,船上人皆葬身水中。正应了当时在京城流传的一句童谣——“一果出,二李熟”。(果者曹国也,二李者,李信、李然也)

李然遇难后,某日天降大雨,董秀站在窗前,眼望混沌成一体的天地,想起李然去江南赴仼前,与他独处一室时的情景。不禁脫口吟道,“懂羞非羞惑雨雪”。却听身后有人吟道,“知然不然怪冰霜”。

董秀大吃-惊。因为这两句是在他与李然面对当前糟糕的局势,及他们又回天无力的状况下有感而发的,而无他人知晓。如今李然已不在,能吟出此句者是何许人呢?

董秀回过头,见使女李媛站在-旁,而已雨打梨花泪流满面……

厡来李然之女李媛落水后,有幸被一渔夫救起而死里逃生。那渔夫还是个赌徒,为还赌债将李媛卖给了一个人贩子,后来辗转进了董秀府上。董秀虽然见李媛气质不俗,却无从得知其庐山真面目。原来李媛是在舅父家长大的,因此董秀虽然与李然交往密切,却从未见过李媛。

从此董秀夫妇把李媛当亲人看待。但久经苦难的李媛却已病入膏荒,不久便含恨而去。而李媛的身世只有董秀夫妇知道。

听完董秀的讲述,崔相国笑着说道:“则成你是想以桃代李移花接木吧?”

董秀说道:“老师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