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CD新貌

代汉 王不过霸 3204 字 9个月前

如果没有自己限制官田出售,又在入蜀时掠夺了大量的私田,间接限制了土地兼并的问题,这些人恐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思想跨越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个想法,已经很先进了,可惜叶昭一道政令,将这些人几年的准备彻底化为虚无。

“说说书院的事情吧,算起来,书院兴建已经五年了,成果如何?”叶昭坐下来,看向两人道,这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如今成都书院已有学子近千人,其中除了主公离开时便在书院之中学习的学子,大多数都是自郡学经过考核进入的,此外各处学堂的学子已经开始向郡学晋升,三年来选拔出来适合为官者,有一百一十二人,多为一县之才,其余的,或是改学了其他技艺,或是去各县学堂教学,如今益州各县包括南中四郡在内,共有学堂两百七十八座,可保证大量向学之人皆可加入,如今郡学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考核,筛选可以进入郡学之才,成都书院则是三年一考,收纳良才入学。”戏志才微笑着对叶昭道:“以如今我益州的人才储备,已经足够占据关陇之地。”

一百一十二名县令之才,足以让叶昭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必为缺乏人才而担忧,而且益州经过叶昭长达八年的治理,无论军力还是底蕴积累,就算此刻出蜀,也不必再在治理人才的问题上担忧。

“知我者,志才也!”叶昭眼角露出一抹笑意,如今蜀中的发展超过叶昭的预期,他的确有对外扩张的心思,如今蜀地基本已经完成了改建,而蜀中的人口,这两年因为关中战乱不休的缘故,有大量人口涌入蜀中,也是加快蜀中建设的一个原因。

戏志才颔首一笑,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叶昭当时入蜀也是被逼无奈,天下虽大,但适合叶昭的地方却不多,如今叶昭在蜀中一步步的发展他看在眼里,也大概明白了叶昭的心思,如今论底蕴,蜀中已经成熟,也确实是出蜀的时机,这两年他观天下局势,之前的乱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清晰起来,这个时候,若叶昭不能抢在新一轮的诸侯吞并之前,抢下一块地盘作为跳板,错过这个时机,再想出川可就难了。

“云长、徐荣大军未归,正好借此机会休息些时日,尔等这些天将中原的情报整理一翻,待众将回归之后,再行商讨。”叶昭起身道。

“恭送主公!”三人连忙跟着起身,向叶昭一礼。

叶昭径直出了正厅,三人各自离去处理事物,而叶昭则回到自己的居所,三年来,与两位爱妻聚少离多,两个儿子也不能时长看护,长子叶征,如今已经快十岁了,如今见到叶昭没有亲近,只有畏惧和疏离,叶昭准备在接下来的时日趁着还未兴兵之际,好好陪伴妻儿。

久别重逢,干柴烈火,这一夜自是说不尽的风流和缠绵……

成都三年来的变化很大,作为蜀郡郡治,同时也是益州州牧府所在的地方,更是叶昭目前的政治中心,叶昭贯彻各种新政的主要场所,从初平二年到建安三年,已经八个年头了,如今成都,入目所及,便是一座座三层乃至四层的高楼,这些大都是民房,几户或十几户合住一栋。

放在后世,这样的城池,都是属于偏远小城,但在这个年代,普通百姓能够住上这种水泥石木的整洁楼层,若放到中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成都城内除了叶昭如今的太尉府,益州牧的官邸以及少数显贵之外,大多数都是住的这种楼层,包括大多数官员和富户,一些富户的庄子,基本都在城外,城内随着大量从关中、南阳涌入的流民进入,已经不适合大量建造那种大型宅院,同时也是一种限制世家养丁的手段。

至少在城中,很少会有世家养丁,毕竟没有庄园,养太多的家丁也没地方放,这也限制了城中那些大户对治安可能造成的影响。

重新推倒重建的城墙向外扩张了不少,因为水泥的不断使用和神工营的进一步改良,如今在水泥一项上的技术,比之后世的差距已经不太明显了。

青石铺就的主道以水泥衔接,可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而不显拥挤,主街两侧则是琳琅满目的商铺、客栈以及酒楼,还有小吃摊贩,往来行人亦是络绎不绝,哪怕如今还是冬天,到了白天主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而且已经能看到不少各族打扮的蛮人在街道上大摇大摆的行走。

如今随着南中平定,大量蛮族归化,各种南疆盛产的水果、草药、皮毛、珍木或是金银玉器被运往蜀中,成都作为如今蜀中最繁华的城市,还有往域外行走的商队长期驻扎,自然也是利润最大的地方,不少蛮族组成的商队会争相前来。

“我很好奇,你们是如何让那些大户尽数迁出城去的?”回到太尉府,叶昭并无太多风尘之色,毕竟是坐着飞舟回来的,如今叶昭的座驾更新换代,更加舒适,自然感受不到旅途的颠簸和劳顿,在城中逛了一圈儿之后,便回到太尉府,将戏志才、李儒、满宠这三位主要骨干招来询问道。

成都的变化让叶昭有种惊喜的感觉,可以说是,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而且沿途城池改建的也不差。

这改建城池最大的难题,自然就是那些富户,叶昭讲究法治,自然不能平白无故赶人,这是他的底线,无论戏志才还是李儒,都不会逾越,至于满宠,本身就是法治的拥护者,更不会做这种事。

“主公可还记得当初所说的官田优先租赁权和以功勋减税之权?”李儒和戏志才相视一笑,对着叶昭躬身道。

优先租赁权是叶昭当初颁发的一条政令,官府治下官田虽然不能买卖,却有优先租赁权,凡是战死将士家属、对蜀中有功勋在身者,可享受一次为其三年的优先租赁权,而且最多可租千亩良田,并且三年内减税一半,虽说只有三年,但千亩两天外加半税,就算对世家来说,也无法无视,尤其是叶昭如今对官田看管的很严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