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十五)

软,化,物 得了吧 1182 字 10个月前

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总结出了一套性质有效的结论。

之后那天交车的时候和大海说了一下。

大海立刻就说这办法应该可行,之后我们在各自摸索。

能赚钱的就在交车的时候说一下,我们就这样总结出了三个最赚钱的地方。

市里最赚钱的三个地方:有产科的医院、有外宾的酒店、附近旅游区的景点。

这三个地方成了我和大海赚钱的门路之一。

医院里看见孕妇出来就跟着孕妇开上一段,有三四成的把握孕妇会上车。

不想开了就停在酒店门口眯一小会儿,总会有揣着大哥大的老板来敲玻璃。在车上还会侃侃而谈,都是几万的生意。

至于晚上了就去景区等着,总会有人想回市里回不去。天黑路远的带着逛几圈都不会被看出来,当然也会遇到门清的。一般说自己不熟绕路了也能糊弄,无非是道个歉罢了。

每天在镇子上等着去市里的人也不是很多,比我们预期的少了不知道多少。

那时候没有什么起步费的概念,就算每公里两毛五。

价格大海说外面都是这样定的,我们也就跟着这样来了。

本来出租车上都有个公里表,但是大海说那玩意都要大几百才能装。

我们就只能给上来的客人看里程表,上车的数到地方之后加减完。减去一度让人家给钱,开始闹了不少争议但还算说得过去。

我们是镇里第一辆出租车,平时镇里去市里一般都是在镇子口等驴车。这些人最麻烦,我们也只两毛一公里算他们的。

到了市里之后开始的生意也不好做,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是个人都明白伸手拦车。而且两毛五一公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舍得坐的。

摸清楚顺序后才知道市里又专门的出租车载人停靠点,出租车就在哪里排队接货。

这生意听起来简单,不懂门道的时候还真的难做。

一个月下来,师傅坚持赚多少都算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