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霁月的徐杰,按理说关系已经极为熟悉了,两人一起下那一趟江南,共同相处几个月时间,所以何霁月说话并无丝毫拐弯抹角。
“若是能中举,明年末就入京赶考了。”徐杰答道。
何霁月闻言似乎有些欣喜,语气也平缓了下来,说道:“哦,若是不中举呢?”
何霁月的话语,显然是有其他的潜意识里的意味的。却是徐杰听来,好似何霁月在怀疑他的能力一样,便看徐杰身形一直,抬头说道:“中举只是小事,当不在话下,进士还稍稍有点难度。”
徐杰所言,也是心中所想。这次回来考举人,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不论是徐杰自己的自信也好,还是二品大员欧阳正的影响力也好,亦或是卫夫子的照拂也好。徐杰这个举人当是势在必得的。
何霁月闻言轻声一语:“那也就是不到一年的光景了。”
徐杰点点头,忽然愣言问道:“霁月你匆匆来寻我有何事?”
徐杰给徐小刀当了恋爱导师,却是自己事到临头,也发挥失常了,问了这么一句话语。
当真也问得何霁月有些尴尬,好在,好在何霁月还有一句托词:“大师兄托我与你约战,时间地点你来定。”
“李义山?”徐杰问道。
何霁月点点头。
“哦,那就约在年后吧,明年元宵文昌书院当还有诗会,到时候诗会结束了,还是老地方。”徐杰如今倒是不排斥比武约战的事情,若是原来,徐杰必然是懒得答应的,想方设法也要推脱一下。定的时间地点,与上次比武是一样的。
只是徐杰如何也没有料到,何霁月竟然也说:“我也想与你一战!”
徐杰闻言一愣,这回是真的要推脱了,徐杰可没有徐小刀那般熟练的打不过与险象环生。把李义山揍一顿倒是无妨,但是把何霁月揍一顿,或者被何霁月揍一顿,都不好。
“这个……霁月,这个事情还是罢了。”徐杰答道。
何霁月却是不依不饶说道:“你不是说要打赢我的吗?”
徐杰答道:“那就明年再说,明年再说。”
有了这一句“明年再说”,何霁月倒是不再纠缠。却是此时何霁月身后传来一人的喊声:“霁月,你等等我……”
段剑飞来了。
考状元自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这句话徐虎可以随口说出来,徐杰却是没有自信说出口。
古代科举制度,其实也代表了选拔人才的先进性,科举并非只代表了腐朽僵硬。
就如科举所设置的考试科目来说,其本身目的出发点,也是极其科学的。经义,代表了一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策论,代表了一个人的思维逻辑以及行政能力。
即便是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乃至于古今中外的公务员考试,其实也不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所以这种制度,在特定年代里,本身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当时整个世界最先进的选拔人才方式。
社会要保证公平,就需要制度,不论是科举,还是高考。虽然总有许多人诟病,但是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这样的制度,已然是当时社会能想到、能用到的最为公平的办法。尽管可能对某些个人而言会有些不公平,但是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无疑是最为公平的。
如今的徐杰,并不如何反感科举。其中也关乎一个道理,在古代社会到底什么人可以做官?或者说到底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做官的基础?
毫无疑问,那就是读书人,能写字的人。且不说读书人能明白什么大道理,能有更多的见识之类。就说管理一个国家,管理一个社会,文字是最基础的载体。行政命令、统计分析、档案记载等等,这些都是依托文字进行的。所以读书人才能做官,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古代社会,读书人的比例又是多少呢?以小见大,就如青山县徐家镇,整个镇子两千多口人,能识字的,能清楚的写出一封书信的,也不过四五十人的数量。
这也还是因为徐家镇比较富庶,也因为徐仲、徐老八等一些泥腿汉子们从过军,军中对于一些基层的军官也有一些基础的培训,这些培训不是强制主动的,而是被动自觉的。军中有文书,有虞侯,有军令往来,也让徐仲不知不觉学会了许多文字。当然,也仅限于文字表达与理解层面。
若是放在其他村镇,一百个人口里,能有个识字的,也就差不多了。读书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是一种不公平,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公平。不论从个人成本而言,还是社会成本而言,读书都是一项极为奢侈的事情。
徐杰没有想过要考什么状元榜眼,进士及第,已然足够。考状元也并非单单就是有先进的观点就能成。
凤池山上,李义山终于突破了一流,没有用三年时间,不到一年就达成了这个目标。三十出头的李义山突破了一流,这也是何真卿能越发把自己当个富家翁度日的原因。
这凤池派,也就算是后继有人了,凤池派下一任的掌门,十有八九就是李义山了,除非这凤池派年轻一辈又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人物,但是这种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进入一流的李义山,也足够挑起凤池派的责任了。只要在何真卿去世之前,李义山能突破先天,这凤池派只会越来越繁荣。何真卿再活个二三十年不在话下,那个时候的李义山也有五六十岁了,羽翼之下,突破先天也并非如何的难事。
这就是门派传承的好处,是那些江湖闲散远远比不得的。
所以李义山突破一流之后,何真卿心情极好,李义山也心情极好。听得徐杰上门了,李义山便往头前大厅里去,隐隐也有在与徐杰比斗一番的想法,江湖人争强好胜的想法只是其一,其二便是刚刚突破一流的李义山需要这么一场比斗,需要一个互相印证的过程。
只是李义山刚到头前大厅来,不过三言两语就告辞而去的徐杰,没有被李义山寻到。
李义山悻悻而回,又往后山而去,李义山有妻有子,家也安顿在后山,闭关练武也就在后山。
只是路过何霁月小院的李义山,忽然想起了什么,停在何霁月的院门口,开口喊道:“师妹,师妹……”
何霁月,依旧一袭白衣,一柄长剑。面色平淡泛冷,不施粉黛,袂袂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