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皇子读书

诗与刀 祝家大郎 3351 字 9个月前

店家哪里还多问,连忙开始收拾的摊子,摊子本就是个平板车改造的,收拾好推着走就是。

一旁无聊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的夏锐闻言,开口道:“文远,这本你要不要?我就觉得这本读起来有意思,朗朗上口。”

徐杰转头一看,夏锐手中拿着的书正是一本崭新的小册子,只是装订得有些简陋。

徐杰笑着摆摆手道:“这本就不要了,这本我有。”

夏锐又道:“这本有点意思,你为何不要,买回去读一读吧。”

徐杰笑道:“觉敏兄,你读书也太不认真了,你翻开扉页看看。”

夏锐闻言翻开了这本书的扉页,上书两排大字:淮西大江郡徐杰徐文远编著,大华尚书省礼部编印。

夏锐恍然大悟,大笑道:“文远,这《三字经》原道是你写的啊,哈哈……”

徐杰也笑道:“觉敏兄不若就把这三字经买下来吧,此书倒是适合你来读。”

夏锐知道徐杰笑话他肚子里没墨水,却还连连点头道:“我买就是,文远写的书,我岂能不买。若是你能给我讲讲里面封狼居胥的故事,那便是更好不过了。”

夏锐终究还是对沙场鏖战的事情比较感兴趣。

“嗯,这几天没事跟你讲讲,不仅讲封狼居胥,也讲讲假虞灭虢,夜郎自大,卧薪尝胆,孙膑庞涓,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大秦崛起之一统六合,楚汉之争,王莽篡权,黄巾三国,隋唐英雄。”徐杰对于这些很有兴趣,也知道夏锐似乎对这些也有兴趣。

“晋呢?怎么没有晋?”夏锐问道。

徐杰想了想,答道:“晋南北朝,唉……这一段是得好好说说,乱战之世,苦悲有多。”

夏锐闻言笑道:“文远,不会是这一段你也不懂吧。”

徐杰倒是洒脱:“其中不懂的也不少,边说边懂。我们一起钻研一下。”

“果然,你也有不懂的。我还道你什么都懂呢。到时候我到皇家书库里去寻一些书来一起看看。”夏锐笑道,兴许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

徐杰闻言答道:“嗯,觉敏兄去书库里寻些书来,这般就好弄懂了。”

下楼来请徐杰的小厮一声喊,见得无人回应,又是喊道:“大江郡徐文远徐公子,吴相公有请……”

“走了,刚才走了。”

“徐文远离开了,刚刚离开。”

小厮闻言一愣,开口问道:“怎么就离开了?可是有人恶了他不成?”

“没人恶了徐文远,他留了一首回文诗,随后直接就离开了。”

小厮闻言,开口问道:“诗呢?人走了,留诗也行,小的也好上楼去给吴相公交代。”

一旁的楚江秋闻言,刚刚叠好收入怀中的诗,却又只能拿出来,开口接得一句:“诗在这里呢。”

小厮连忙上前去拿徐杰的诗。楚江秋却是连忙打开又看了几眼,待得小厮近前,开口又道:“这首诗是那徐公子送给奴家的,可记得一定要还回来啊。”

小厮闻言点点头道:“我给你顾着,要是吴相公与那些老夫子不带走,我一定给你带回来。”

楚江秋听明白了,又看得几眼,好似要认真把诗文内容记住一般,便是知道徐杰手术十有八九回不来了,脸上不免都是遗憾之色。

待得小厮上楼禀报,又把诗文呈了上去。吴仲书接过诗文,看得一眼便是开口笑道:“这个徐文远啊,难怪与我那兄长能成一路人,做派实在不同旁人啊。这回文诗实在不错。听闻徐文远擅长回文诗体,倒是名不虚传。”

夏文闻言,心中不明一松,兴许是因为今日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兴许也是因为徐杰当真就如夏小荣说的是个真正的君子清流,真的不那么在乎虚名。

倒是一旁的解冰有些失望,三番五次想与徐杰当面而坐,不论是表达一些歉意,还是试探几番,终归还是想与徐杰缓和一下关系,能成一路人,引以为助力最好。即便不能成为一路人,一个如此才俊,关系缓和了终归是有好处,对这摘星楼,对解冰这花魁大家的身份,都是有好处。解冰心里,对徐杰多少还是有些歉意的。

解冰也接了一句,笑道:“吴相公,奴家这里还有徐文远的一首回文诗呢,乃是徐文远上次到摘星楼所作,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初读之,让奴家好一番惊讶。”

这首回文诗,就是上次徐杰随手给那在三楼抓耳挠腮的夏锐写的。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吴仲书闻言又笑:“解大家,你那首是夏,老夫手中这首是秋。想来还有春冬之景,只待下次再见识了。还记得谢中丞与老夫也吟过一首,乃是西湖应景回文,春湖一绿柳垂波映晚云,也是极佳之作。徐文远之回文诗,当真冠绝天下,单论回文诗这一道,可居首也。”

解冰便是又道:“吴相公,近来奴家还听江南来的士子说过徐文远一个名号,说他是回文妙手,也是有趣。”

吴仲书大笑起来:“好,这个名号不错。回文妙手徐文远,此道该以他居首,天下人才辈出,文风鼎盛。可喜可贺,今日不虚此行。当浮一大白。”

吴仲书提起酒杯与左右致意,随后众人皆是举杯陪同,却是也个个一脸羡慕。吴仲书之语,在这文坛是何等地位,便是这一语,也奠定了徐杰在文坛的地位。回文一道居首,就好像天下第一剑一般的名声,如何能叫人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