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郡王与大宝

诗与刀 祝家大郎 2301 字 9个月前

把秦襄调到京城禁军任职,显然也只是一个中层军官,但是这中层军官到了事到临头的时候,兴许还能真的派上大用场。

夏翰想通此节,连忙答道:“是极,那些老狗收了本王如此厚礼,这点事情应当能帮本王办好。”

此时门外一个小厮躬身站立,手上呈着一封书信,并不言语,只是等候着。

王恩连忙到得门口接来书信,挥退送信之人。夏翰拆了书信一看,面色惨白,口中说道:“岂有此理,父皇当真老迈糊涂了,老二何德何能,不过是能写些诗词而已,自小唯唯诺诺,竟然在此时奉诏入京了,岂有此理!”

王恩闻言也是大惊,连忙接过书信看得几眼,答道:“王爷稍安,广阳王入京证明不了什么,不过是宣德皇后枕边风而已,此时入京也不是好事,静观其变即可,兴许见了皇上立马就得回去,如此这皇位必然与他无缘。”

夏翰闻言面目狰狞不少:“若是母后还在世,岂容老二由此殊荣,当真岂有此理。他一个郡王,也想觊觎大宝,哼哼。。。做梦!”

老二夏文,宣德皇后所生。但是这宣德皇后乃后来的皇后,身为嫡长子的夏翰之生母懿德皇后已然病故几年。夏翰为吴王,是亲王之爵位,比郡王显然要高上一个档次。

但是广阳郡王舅舅一家,乃勋贵之家,势力本不大,只是如今这些勋贵,在那十几年前的大战之后,势力陡然直起,夏文舅舅姓李,李启明,枢密院副使,代表了部分军中势力。不论夏文什么性子,有没有能力,这皇位就是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王恩几语,并不能让夏翰真的安心下来。便看夏翰已然往门外而去,如今老皇帝随时都有可能驾崩,哪里由得这般束手无策的等候。

众人在江宁只留一夜,听着悲伤之事,吃了一顿并不畅快的酒,买了一些食物补给,再上船,直奔苏州。

徐杰磨刀霍霍要杀人,这要杀之人,自然就是血手王维。对王维下手,必然要一击功成,不能让王维还有丝毫走脱的机会。

徐杰,显然不是那等心胸宽广到一笑泯恩仇之人,不死不休就等今日。

这艘从大江郡到江宁的大船,便是徐杰的周全之计,按兵不动这么久,也就是在等着杨二瘦比剑结束。只是杨二瘦比剑的结果,出乎了徐杰意料,这个结果也不是徐杰能接受的,世事无常,天不遂人愿,奈何。

长江水道再往东,能通太湖,直去苏州。

吴王夏翰的王府,在苏州城比较繁华的地方,苏州古称姑苏,以姑苏山得名,有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姑苏便是这个意思,到得隋唐,方才有苏州之称。

王府不小,但是也并非是苏州城里最大的宅邸,封王就藩,也是王朝安稳之法,把成年的皇子都封出去,权利中心的京城,便会少了许多争夺。王爷就藩在古一些的时候,便如家庭分家一下,是真正把国土地盘与权利分出去。

到得如今,这就藩其实就是变相的软禁,就藩的王爷没有丝毫的地方管辖之权,甚至不能私自走出封地一步,否则便是大罪。如此,皇权更迭问题,便会更加顺利,少了许多变数,避免国家内耗。

但是就藩的吴王夏翰,显然对那九鼎之尊有许多想法,也是老皇帝夏乾犹豫不决所致,久久不立太子,便也不知是夏乾对于自己的儿子都看不上眼,还是夏乾有其他的想法。

而今天下皆知,皇帝夏乾身体状况极差,咳嗽许久不好,去年年底甚至两三个月不曾上朝,今年虽然偶尔上朝几次,却也多并不理政,只是走个过场,甚至在朝堂之上也是咳嗽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