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之下,江岸之边,无数人抬头往上来看,皆来看这般的热闹,便也是知道总有些外地人不识好歹,非要吃遭大苦头方才知道厉害。
小刀儿见得对面之人已然近前,却还回头去看了一眼三个背影,再转头,抬剑一挡,打飞劈来的腰刀,顺手疾刺而去。
剑虽然卖相不好,小刀儿却一向视若珍宝,每日保养,时时打磨,此时一剑而去,剑刃从那跃来的汉子后背而出。
一个消瘦少年,一个孔武大汉,一柄劈来的刀,一柄刺去的剑。
无数的面面相觑,无数人的意料之外,哪里有人会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一个回合而已,少年那看起来如街边捡来的破剑,却是把一个大汉刺杀当场。
便是那大汉自己也不敢相信,抽回去的剑,带着迸溅而出的血,在那汉子张得大大的眼珠之上形成了倒映,却是汉子视线已然模糊,随即往后栽倒。
还有消瘦少年转身,口中愣愣一语:“师父,少爷,我把他杀了!”
徐杰回头与小刀儿点头示意,二瘦并不回头,只是口中有言:“徒儿,为师的剑道,在于锋芒毕露。剑法本身没有意义,剑法的意义就在于人,每个人都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剑法,寻的也是适合自己的剑道,剑道第一步,持剑当杀人!为师这番话你当记住。”
武艺从来不是高低,而是生死!这才是武道的意义。剑不出,出则杀心起!而不是与人来去调笑玩乐,这是对于剑的尊重,也是练剑该有的态度。
“嗯,徒儿记住了!”小刀儿点头,转身,怒道:“还有谁要死!”
十几个汉子看着倒地抽搐之人,没有人愿意死,却有人说话:“小子,你可知我等是哪位贵人府中来的?”
小刀儿不在意,只是又道:“谁还要死,不想死就滚下去!”
“小子,你们惹上大麻烦了,我家主人必然。。。”
“死!”小刀儿翻身而起,长剑破空,再入一人胸膛,剑与骨头摩擦得嘎吱作响,剑出,血溅!
巨石之旁,连滚带爬十几人,争先恐后,不是往前去为同伴拼命,而是再逃自己的一条小命。
江湖豪侠客,徐小刀!
师从剑阁杨堪杨二瘦!
今日一过,兴许徐小刀的师父杨二瘦,就是那天下第一剑!徐小刀,就是那天下第一剑唯一的徒弟!
江南气候,已然慢慢炎热起来,夜晚薄衫并不凉,篝火只作照明用,也烧些热水。
何谓江湖?这个问题在徐杰心中慢慢清晰起来,似乎并非当初想的那般只是风餐露宿与孤独,也有一份享受。
人,似乎是一种把孤独拿来享受的生命,甚至人还能把痛苦也拿来享受。在许多时候,人是会沉浸在一种孤独里的,这种孤独也能带来快感。
人,当学会自我欣赏,自我欣赏也是人能在各种苦悲之中活一辈子的重要支撑。自我欣赏、自以为是这类词,大多时候都是一种贬义。其实每个人何尝又不是如此?
书,徐杰身边没有一本,笔墨也没有。甚至那《情仇录》与《三字经》都没有带。唯有一柄锈迹斑斑的刀在身边。
没有了云书桓,徐杰的发髻再也不似之前那般一丝不苟,甚至衣物都洗得不那么干净。
天气炎热了起来,已是仲夏,手臂已然恢复,入江畅游如孩童,上岸舞刀随风起。
亦或者带刀入水,中流而击。
便也想去一句诗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净的面庞,略成黝黑。偏偏风流少年郎,多了几分男儿坚毅。本多是毛绒绒的嘴角,终于长出了一些坚硬发黑的胡须。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时节已秋!
多笑的三胖再也没有了丝毫笑容,浑噩的二瘦忽然起了些许多愁善感。
大潮要起,钱塘万人空巷,自古观潮乃风俗,到得如今更是秋游必做之事。
外地人更不少,近自杭州,远有大江南北之游人羁旅。
江湖拿刀剑者不少,冠巾读书人更多。
豪富车马,平民脚步。喜气洋洋是中秋。
岸边皆是人潮,绵延十数里不止。观潮好地,有身份者居之,一般地方,平民百姓占据,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竹篮里带着酒菜,席地而坐,就等那大潮从海面倒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