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人总在抗争

鬼撒沙 冷七棺材铺 2222 字 10个月前

梁栓真的不知道黑龙江在哪儿,他也从未听说过。而梁栓的母亲则以为,黑龙江,是一条淌着水的河,如同长江一样。

梁母并没有挽留儿子,只是说不出话,往日一天到晚要和自己吵三晌的儿子要走了,梁母心里发慌,像被人剜走了一块肉。

可听见儿子这么说,梁母用力的抽打了儿子几巴掌,嘴里不住的埋怨儿子吹牛皮,说大话,天安门在她心里,那是很大很大的人物才能去的地方,普通人要是敢迈进去脚,是要被抓起来的。

巴掌落下来,一点也不疼,梁栓被抽了几下,反倒咧着嘴笑起来,心里安定不少。

山路的那边远远的有人大呼小叫声,大山是个很好的传话筒,梁栓听见有人在喊自己:“梁栓儿!梁栓……”

梁栓心里莫名的兴奋,背着床单系成的包袱,扯着嗓子回应了,就告别母亲,沿着尺宽的崎岖小路,去了。

见到同行的除了自己那大哥,竟然还有七八人,这样的队伍,让梁栓心里油然而生一股豪壮感,相识的大哥,一直不停的描绘着矿上的生活,还有城里那些花花绿绿天仙下凡一般的女人。

等到大哥喷着唾沫星子,一再保证说只要不怕吃苦,每天吃饱喝好,还能攒下钱的时候,梁栓就对自己能挣钱风光回来的事情,并不觉得那么虚无缥缈了。

假若带了那样花花绿绿天仙一般的媳妇回来,老母亲她一定会很高兴的,梁栓蘸了口水,梳理了头发,就在想,天上的仙女,到底该长的是个什么样!

大山里,回荡着的兴奋交谈声,渐渐的远去了,初次远走的人,总是习惯于兴奋的忘却身后,那山上一直贪恋和担忧的注视着他们离开的母亲们。

他们和他们的母亲们都不知道,黑龙江并不是一条江河,从这座山到那儿,整整横跨了中国的一个版图。

对于袁屿他们来讲这异常漫长的一夜,在世间绝大多数人看来,不过是眼睛的一场睁合,唯一不同的,或许是这一晚做了些美的或者不美的梦而已。

黔南贵州,这个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钟灵毓秀,却也有着古老的神秘感。

苗岭北,卜羲家的寨子里,年纪最大的人,往往是起的最早的,寨子里的石阶,并不能阻挡满脸褶皱的老太爷,连拐棍都不用要。

头上裹了厚厚的蓝布巾,老太爷背着手,照例去打扫寨子里的祠堂,自己也顺便去看一看祠堂里的故人,人死了,就会在祠堂里留下一盏枯灯。

老太爷推开祠堂厚重的木门,第一眼就看到了祠堂排列的最顶端,那盏枯了数百年的油灯,此刻正摇曳着淡蓝色火苗,

看到这些的时候,老太爷整个人就停那了,略显浑浊的眼里写满了惊愕,良久,老太爷哆嗦着嘴皮子,退出祠堂的大门外,把佝偻的身子屈到地上,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重新紧紧的关上的祠堂的大门,至于下面几列中,那盏写着卜羲怀文名字只剩一个将灭未灭火星的油灯,并未引起老太爷的注意,毕竟,这偌大的祠堂,枯掉的灯,实在太多了!

每一个活在这世上的人,似乎都在努力的与命运做着抗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抗争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也并不是每一片大山连绵,都可以很好的养活一方人,衣食无忧的人眼中所看到的靓丽风景,给另外一群人所带来的,只不过是更坚韧的活着而已,这份迫不得已的坚韧感,延续了上千年。

贵州东南,中国南部边缘,广西十万大山。

山里不通路,常常零星几户人家,便勉强成了一个村落。

梁栓的老母亲,凌晨四点天未亮就早早的起了床,四壁透风的草棚顶木头房,便也紧跟着起了些烟火气。

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屋子一如往日的潮湿感还未褪去,梁栓老母亲还是叫醒了自己唯一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