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气场稳重非甘罗

李中庸只有十来岁,但曹操可没有将他真的当成小孩子来看待。能代替陈彦至送信到洛阳,年纪再小,都不是简单人物。

李中庸见识超群,谈吐不凡,其智力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准。心境之高深,和荀彧郭嘉相比起来,丝毫不差。

跟着陈彦至学习,李中庸的确见识广博,只是,有些知识知道归知道,但还没有形成他自己的东西。因为有些人生感悟,是需要李中庸自己亲身去经历,去体会。

李中庸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言之有物。李中庸谨记师父的教诲,说话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巧言令色之辈。

言多必失。

李中庸可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曹操称赞道:“李小兄弟真是天资聪慧。古之甘罗,怕是不过如此。”

李中庸笑着说道:“曹将军过奖。我不是甘罗。”

李中庸不认为自己比甘罗差。并且他也不想成为甘罗。

甘罗十二岁为相,聪慧无比,可惜心智不成熟,做事没有分寸,太过于表现自己。最后小小年纪就被秦王给处死,不得善终。

李中庸要引以为戒。

……………………

长安城,蔡府。

陈彦至、蔡邕、蔡琰,正在吃饭。

蔡邕忽然被陈彦至的话惊掉了手中的筷子:“彦至,你说什么?你打算五年之后,让曹孟德来执掌朝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陈彦至吃着菜,平静地说道:“师父,我正是此意。曹操有大魄力,做事还算公平。让他来执掌朝政,百姓们的日子,肯定比现在要好过。不然的话,谁来执掌朝政。西凉军的李傕郭汜?还是朝堂上的那些无能的个文官?”

蔡邕说道:“不是还有你吗?以你的本事,执掌朝政,有何不可?为什么非常便宜了他曹孟德?”

陈彦至说道:“师父,十年之内,弟子不会做官。我要把那一百个弟子培养成才。他们是种子。有了他们,我炎黄华夏一族,将会更强大。”

权利,财富,名望,都是虚的。只要汉人诞生了足够多的人才,才能保证族群的强大。有了才能和智慧,权利财富唾手可得。

就像是现在的陈彦至一样。

所以,陈彦至重视人才的培养。他那一百个弟子,比起执掌朝堂更加重要。陈彦至的眼光,早已经超脱名利的束缚。他的心境和思想高度,绝非常人能触及到。

李典转身离开。

曹操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将长安来的人安顿好,好吃好喝伺候着。可别怠慢。”

李典说道:“主公,就那孩子一个人。没有随从。”

“一个人。”曹操惊讶了。

兵荒马乱的,一个孩子居然能从长安到洛阳?曹操顿时对李中庸有了浓厚的兴趣。

当李典将李中庸带进大殿,曹操大吃一惊。

曹操认为,李典说的孩子,起码有十六七岁吧。可没想到,李中庸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小,才十来岁的样子。

曹操暗道:“彦至兄的心可真够大的。竟然真的让一个孩童来送信。下次若是见了他,一定要和他好好说道说道。”

李中庸见到曹操丝毫不怯场,反而表现得稳重大气。他抱拳道:“小子李中庸,见过曹将军。我奉家师之命,特意来给曹将军送信。”

曹操见李中庸气定神闲,颇有气质,笑着说道:“李小兄弟不愧是彦至兄的弟子。曹某真的很好奇,彦至兄到底是如何教出你这样出色的弟子?不知你师父近来可好。”

李中庸说道:“曹将军过奖了,小子平庸,没有学到师父一身本领的皮毛。我师父很好。曹将军,这是书信。”

李中庸拿出了书信,曹操接过。

打开竹简,看了书信中的内容,曹操浑身一震,惊骇道:“五年以之后,彦至兄要将长安的势力送给曹某?让我亲自迎皇上回洛阳皇宫?”

李中庸心中同样惊讶。

他真不知道师父竟然想要将西凉军一派的势力,送给曹操。以师父的威望和能力,自己掌控朝廷,不是更好吗?

李中庸有些想不明白师父心中是怎么想的。不过,他坚信,师父这样做,一定有道理。

只是自己没有参悟透而已。

曹操问道:“彦至兄的话,可是真的?”

李中庸摇头道:“不知道。不过我师父修的是至诚之道,想来不会说假话。”

曹操毕竟不是平常人,他深吸了几口气,稳定了心神。陈彦至离开的时候,说过要送曹操一份大礼,没想到,这“大礼”的分量会如此之重。

五年之后,曹操能驾驭朝堂?

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曹操的心中顿时活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