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水榭。
琴清问道:“师父,陈先生传你的拳法,真的有那么好吗?我觉得,他的拳法软绵绵的,好像没什么力量。”
邹衍摸着胡须,哈哈一笑:“清儿,陈先生传我的太极拳,可不简单。陈先生不愧是武道大宗师,赵国第一,名不虚传。此门拳术,首重养生,其次才是克敌。”
“轻柔的练法,才能孕育出刚猛的打法。阴阳互换,莫过于如此。清儿,为师已经老朽,没有几年好活。为师担心,我不在了,谁来保护你?太极拳,清儿你要学,而且还是要认真地学。女孩子学一手防身之术,不是坏事。”
琴清点头道:“是,师父。”
………………
当晚。
陈彦至进入深度休眠状态休息了整整十个小时。
当他起床的时候,发现身体里的毒素被排出了一大半。陈彦至的相貌,由三十来岁,变成了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他的头发,也由银白色变成了花白色。
沐浴更衣,洗漱之后。
陈彦至走出了房间。
赵雅和赵倩见到他的样子,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陈先生一夜之间,返老还童了?
陈彦至说话的语气,比起以往更加温和:“你们很惊讶?其实我自己也很惊讶。昨天和邹衍先生探讨学问,心有所得,身体康复了一些,当然有了点变化。”
赵雅回过神来,一脸认真地问道:“陈先生,你真的不是神仙吗?”
陈彦至摇头,认真回答:“不是。我是人,不是神。”
将来,陈彦至就算是真的成圣成贤,可他依然是人,而不是神。
神都是高高在上,视百姓为刍狗。
但陈彦至不会。
邹衍说道:“老夫年轻的时候一心向学,跟随许多的大贤者请教过学问。道家的庄子,儒家的孟子,老夫都见过。三十多年前,老夫学问终于大成,创立了阴阳五行论。学说自成一派。”
“当时老夫立下誓言,要寻找一位明主,结束这乱世,建立天下大同。就在老夫立下誓言的第二年,不知不觉整个人就念头通达,身体再无病痛,情绪上没有了焦虑急躁。并且可以利用星象来预测一些事情,逢凶化吉。”
“数十年过去,老夫已经是头发雪白,时日无多。可这乱世,依然没有结束,反而是越演越烈。”
其实,邹衍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自己就不知不觉有了预知未来,逢凶化吉的本事。
他一辈子都是在研究完善阴阳五行理论和寻找明主,想要结束乱世。哪里有精力去探索其他的事情?
邹衍的话,琴清有些不明白。
但是,陈彦至听明白了。
邹衍三十多年前,学问大成,便立刻心怀天下,希望结束乱世。为天下百姓而奔走。
可以想象,邹衍的胸怀是何等的博大!
邹衍立下誓言,心念勃发,心境达到“至诚”之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和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些人,学问倒是高深,还著书立说。可就是不能念头通达,不能达到“至诚”之境。因为他们心口不一,他们不但欺骗世人,还欺骗自己。哪怕是隐藏得再好,也是走入了“魔道”,不可能有所成就。
真可谓是自欺欺人。
邹衍这样的人,和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他们一样,是真正的圣人。
陈彦至有大毅力,大勇气,心念纯正,身怀浩然正气。他的言行,是儒家的标准,可是他格局还是太小。
陈彦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长生不老。
他能做到“知行合一”,那是因为他的个人修行达到了巅峰。
可是他的胸怀,还没邹衍那样博大。
胸怀格局的大小,决定自身的成就高低。
此话一点不假。
心胸越是狭隘,格局越小的人,就越是蝇营狗苟。而胸怀越是广阔,格局越大的人,将会成圣成贤。
陈彦至站起身来,向邹衍鞠躬行礼,态度极为虔诚。这一礼,陈彦至是当做弟子之礼来行的。
“多些邹先生。”陈彦至说道,“我知道该如何领悟‘至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