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哪里来的强盗

大秦将魂歌 望望雪炳 1235 字 10个月前

南市监平借着火光,瞥见蒙恬手里的金印,再仔细一瞧,站在他面前的,不是武威侯蒙恬,还是谁?

“抽出一什,供本侯调遣。”

蒙恬直接从守卫的队伍里,拉出一队,抬着侍卫的尸体,护着嬴政,迅速的离开南市,往武威侯府方向而去。

嬴政站在队伍中央,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任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心情都不会好。

嬴政心里明白,刺客行刺的目标,不是秦国的武威侯,而是他嬴政。

这次要不是蒙恬沉着应对,后果真不堪设想。

难道朕就真那么遭六国人记恨吗?

嬴政的内心深处,猛地升起一股戾气。

回到侯府,蒙恬打发人回去,令派一队贴身亲兵,护着嬴政悄悄回归咸阳宫。

“蒙恬,抓捕刺客这件事,朕会命令吕恢去办。抓到这些人,当诛灭三族。”

回到咸阳宫,嬴政才算真正安下心来。

“陛下遇刺这件事,臣希望陛下不要大肆宣扬。”蒙恬回道。

“爱卿有何说法?”

“当年,荆轲贼子行刺,沸沸扬扬,满城皆知,秦人愤恨,六国却扼腕叹息。南市遇刺,若宣扬开去,山东得知,定会受到鼓舞,于大王的威势有损。”

皇帝遇刺这样的事,哪怕刺客没有成功,传开去,影响同样不好。

“莫若对外宣传,因为我率军攻灭楚国,楚人心怀怨恨,伺机行刺。因战场上打不过,而行刺领兵的将领,这可是遭人唾弃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不知道多少人领兵。领兵征战的将领,于战场上战胜,私下里行刺,很难为人接受。

山东人行刺嬴政,实在是因为嬴政的光环太耀眼,照得山东人看不到希望,只能想到行刺的办法。

他们以为,秦国只要没了嬴政,秦国就会一蹶不振。

“爱卿认定,这批刺客,来自楚地?”

嬴政转念一想,蒙恬所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不管是不是来自楚地,臣以为,都应当认定,刺客来自楚地。”

蒙恬清楚楚地存在抗秦的地下组织。没有诸侯坐镇当地,地方军事力量薄弱,很难切实有效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