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声音

大秦将魂歌 望望雪炳 1135 字 10个月前

李斯的话,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国家之间,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国家实力。国家弱小,国君天天讲仁义,仍然免不了亡国的命运。

“廷尉所言差矣。”

孔鲋拥护分封制,当即站出来反驳李斯:“廷尉只看到,分封之后,列国有相争。可廷尉却选择性的忽视了,分封诸子,共建诸侯对周室的拱卫作用。武王伐商,攻克朝歌,奈何天妒英杰,武王早早驾崩,留下幼子成王。

成王年幼,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反叛,殷商残余势力趁机作乱,周室面临动荡之虞。当此之时,鲁国发兵攻武庚于南,吕公望攻管叔、蔡叔于北,顺利平定叛乱,威慑淮夷。试想武庚、管叔、蔡叔叛乱,外无诸侯强援,周室岂能轻易平定叛乱?”

成王刚即位时,周公旦摄政。主弱臣强,人心不定,群臣疑心,刚刚攻灭商朝的周王室,可以说处在风雨飘摇中。一个处理不好,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很有可能二世而亡。

跟秦王朝不同的是,周武王安排的托孤大臣周公旦,自身文韬武略,极为有才干。嬴政驾崩后,胡亥依赖的赵高,心怀叵测,迫害朝廷大臣,陷害领兵平叛的将领。

赵高的所作所为,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山东六国留在秦国的死间。怪不得后人附会,说赵高本为赵国王室后裔,忍辱负重,志在亡秦。

“秦国初并天下,山东六国,人心未定,志在复国的人不少。若再有成王之事,六国人伺机生乱,外无子弟相助,如之奈何?”

樗里矜身为秦国宗室后裔,担任秦国宗正,早年坚定的支持嬴政,帮助嬴政平定嫪毐之乱,从吕不韦手中收回国君权力。其他人口里说不出的话,樗里矜敢说。

果然,樗里矜说完,朝堂上的众人,个个不敢接腔。

古人恶言死,没人愿意提及这样的忌讳事。

嬴政亲政后,非常勤政,天天批阅奏折到将近子时。经年累月下来,过了而立之年,嬴政越来越感受到身体的疲倦。

生命有限,权力无限,嬴政的内心,隐隐升起对长生的渴求。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遇到善于忽悠的燕齐方士。

“丞相提议分封诸子为王,廷尉认为分封乃复又树兵,众说纷纷,计议不定。”

嬴政摆手阻止群臣的争论,转头望向武将的方向:“王老将军劳苦功高,寡人师也。今日,老将军有何教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