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交谈

大秦将魂歌 望望雪炳 1271 字 10个月前

蒙毅担任云阳国狱的狱丞,还未能赶回来,距离暮食,尚有近半个时辰。借着这个时间,蒙恬想好好的了解一番咸阳的局势。

“左丞相反对伐楚。”蒙武喝了一口滋补的汤药,开口说道,“得到魏国灭亡的消息,大王让群臣朝议秦军下一步攻击的方向,左丞相极力主张伐齐。”

“伐齐?”

蒙恬回想起魏缭的战略计划,不由得眉头一皱。

按照魏缭的计划,先北后南,齐国无疑属于北方国家,但在这个问题上,魏缭却主张将齐国留到最后压轴。

“左丞相联合一班大臣,提出秦军应该先易后难,灭掉齐国后,再三路南下,楚国绝没有还手之力。”

蒙恬手指点着汤水,在桌上勾勒出大略的地图。

秦军灭齐后,一路又齐国南下攻打淮泗之地,截断寿春的东方退路。

一路自魏地向寿春攻打,斩断楚国的脊梁。

最后一路则从南郡出兵,沿汉水、长江顺流而下,攻取楚国的江南地。

“这个战略,不能说算错。”

蒙恬仔细想想,熊启提出的灭楚策略,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只是熊启的心仍然挂念楚国,存着拖延秦国攻楚时间的心思。

“不过国尉不同意左丞相的方略,李斯提出先楚后齐,左丞相坚持先齐后楚,双方僵持不下。”

楚国乃是李斯的母国,李斯主张先灭楚,而不是先灭齐,坚决的表明了效忠秦国的态度。

李斯的表现,赢得了不少秦国本土大臣的好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尚没有形成后世乾纲独断的风气。强势的秦王嬴政,出台重大的决策,仍然需要内部大臣廷议。

天下统一之前的嬴政,用后世儒生的话来说,无疑具有善于纳谏的优良品质。

灭齐派、灭楚派双方各有主张,就像当年的灭韩与灭赵的争论一样,很可能会形成一场大论战。

“父亲怎么说?”

蒙恬抬起头来,望向了蒙武。

身为嬴政的军事顾问,嬴政肯定询问了蒙武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