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呐,城墙上的弟兄们,曲周的乡亲们,给你们运粮来啦!”
熟悉的赵国话,从城墙根处传来。
“又有人运粮来了。”
城墙上的赵军士兵吆喝着,借着火把的亮光,探身向外看去,果然见到了近百辆牛车,载着一袋袋粮食,圆鼓鼓的。
邯郸城下的秦军,兵力不足,没有全面围城。这段日子,不时有东边的县乡,偷偷的向邯郸运粮。秦军狙杀了不少运粮队,但仍然有漏网之鱼。
近几天,正是朔月前后的日子,一到晚上,夜色更深,秦军减少了夜间巡逻的次数。
趁着这个机会,东边县乡的赵人,加紧向邯郸运送粮食。
“开门开门······”
城墙上的士兵,朝城门处的士兵嚷道。
“慢着!”
城门监拿眼狠狠瞪了一眼乱嚷嚷的士兵,喝道:“进城不急于这一时,缒个人下去,仔细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再放进来。”
“检查检查,人家拿命给咱们运粮过来,这人怎么不通人情的······”
士兵们心里嘀咕着,可也不敢违抗城门监的命令,从城垛处,用绳子吊了一个筐子,缒了一个士兵下去。
“怎么还不开门,咱们赶了一天的路,现在是又累又饿,秦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赶来,你们还磨蹭什么!”
“是啊是啊,听说邯郸有难,我连家里的存粮都拿出来了,可你们邯郸人,怎么还怀疑我们呢?”
“哼,都城的人,就是这副德兴!”
······
运粮的更卒们,你一言我一语,愤懑难平。
“不好意思啊,各位乡亲,上头有令,我只是奉命行事。我只是一个小兵而已,没理由难为各位的······”
这士兵显然没有怎么打过仗,脸上透着稚气,摸着脑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不断地作揖。
“看你也是苦孩子一个,那就赶快吧,我还等着进邯郸了,好好的烤烤火,暖暖身子呢!”
运粮的队伍里,走出一位面色蜡黄的中年汉子,缩着身子,夜风一吹,隐隐有些发抖。
“壮士,烤火也不行啊,邯郸城内,现在获取薪柴不易。大王有令,除了做饭,禁止大家烤火。”
士兵拿眼瞧了一眼这些更卒,有的手里拿着木棒,有的拿着耒耜,只要一两个人拿着破旧的青铜剑,心下已信了七八分,倒有些责怪那位吹毛求疵的城门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