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行动,以蛮强的锐士营为主,荆苏坐镇主营,继续迷惑井陉道的赵军。”
这段日子,蒙恬一直呆在营帐里,坚决不露面,渐渐地,秦军将士已经习惯了。
“我不在的日子里,该怎么应付杨端和,就只能靠你了!”
夜色深深,只有一星半点亮光。出发之前,蒙恬捂着荆苏的肩膀,郑重的交代。
“将军,你可想好了,真的要亲自前去?”荆苏望着便衣打扮的蒙恬,活像走私匈奴的商人,开口劝道:“从背后偷袭赵军的任务,交给蛮强吧,将军不需要以身犯险。”
“蛮强算得上有勇有谋,我不能要求他做得太多了。只是,蛮强说不来赵地的话,很容易露馅。”
蒙恬婉拒了荆苏的谏言,率领精挑细选的三百锐士,很快引入了夜色之中。
此次行动,为了顺利浑水摸鱼,蒙恬特的挑选了赵地语言说得流畅的士兵。早在训练锐士营的时候,蒙恬就特地训练锐士们各国的方言。
山东六国,韩赵魏与秦国接壤,两国自春秋以来,往来很频繁。秦国人学习赵国话,跟法国人学英语差不多,很快就学会了。学会了赵国话,魏国话、韩国话差不多也都会说了。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时有龃龉,不过毕竟同出一国,三晋之民交流颇多,三国的语言相差不大。稍加适应,交流不成问题。
蒙恬的骑兵大营,单独设置,少了三百来人,一池水也没有起个浪花。杨端和派来的人丝毫没有发现,重重守卫的军帐里,留守的人却成了荆苏。
蒙恬亲自训练的锐士营,挑选极严,差不多相当于共产党挑选地下党员。不仅要求属于跟随蒙恬的老部下,更要身为关中秦人。从韩赵魏迁移过来的黔首,悉数不用,以防奸细混入。
韩赵魏三国,传承了好几百年,哪怕现在日薄西山,可国内的建制体系仍然十分完整。战国七雄之间,相互之间派了许多的间谍。李斯提出用间谍分化六国的战略,其实并不新鲜,七国早已在暗中进行。
等到魏缭掌管秦军的谍报体系后,秦国投入重金,魏缭建成了完善的情报网络。秦国的情报力量,才彻底的甩开了六国原始的情报体系。
蒙恬曾经见识过秦国间谍的手段,用心收买了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
有时候,大人物的命运是由小人物决定的。
谋划众多,很可能败就败在小人物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