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逐客

大秦将魂歌 望望雪炳 1720 字 10个月前

当年,李斯决心离开上蔡,追求远大前程的时候。曾经的同事,街坊邻居,对他冷嘲热讽。

“我说李斯,你在上蔡,也算是一个小官儿,等老了的时候,没准儿还会成为一县之长。你现在离开,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你们说说,李斯是不是傻了,放着吏员的工作不干,要外出求学?”

······

“等我李斯一个人回到上蔡,落魄潦倒,不知道家乡人会怎么笑话呢?”

李斯摇了摇头,想到上蔡那个小地方,很多人混一天算一天,为一点田地争得头破血流,李斯的内心,顿时变得无比坚定。

我李斯,绝不接受那样的命运。

这个时候,李斯想起了吴起的故事。这个时候,李斯才明白,为何吴起离开卫国的时候,郑重发誓,不得卿相之位,誓不还乡。

我必须得做点什么,李斯有个声音在呐喊。

他转过身,快步回到房里,拿出已经装到行礼箱中的砚台和毛笔。

“尤虞,给我研墨!”

同为楚人的尤虞,并没有离李斯而去,他投在李斯的门下,成为了李斯的门客。即使要离开秦国,同为楚人的两人,也要一起离开。

李斯铺好竹简,闭着眼睛,凝神而思,等尤虞准备好墨水的时候,李斯猛地睁开双眼,炯炯有神,提起毛笔,点在竹简之上。

命运的关口,激发着李斯的潜力。他只觉得体内灵感勃发,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跟随荀子进修的时候,李斯读了很多书,担任小吏的时光里,李斯苦练书法。

李斯的文采本来就不弱,书法也相当精妙。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尤虞站立在一旁,痴痴地看着,李斯优美的文字,俊秀的文笔,龙飞凤舞,挥洒自如。曾经,爱好书法的尤虞,仅仅见了李斯的一手好字,就决定从此一生拜倒在李斯的门下。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呼——

李斯放下手中的毛笔,长吁了一口气,从头到尾诵读一遍,大为满意。他这篇文章,才能算是一字千金,不可多一字,也不可少一字。

“大人的这篇文章,可流传千古也!”尤虞衷心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