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打定主意,不能只顾自己的门前雪,可要怎么增援武关,还得获得更多情报才行。否则,中了楚军的围城打援之计,蒙恬只能羞愧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快快快,跟上,今天晚上,必须要赶到析县!”
蒙恬得到咸阳军令的时候,楚军也在马不停蹄的行军。他们远远地避开了北边的棘阳,绕道南边的胡阳,悄悄地过了穰县。
担任前锋的蒲烨胆大心细,大胆穿插,行军的速度极快。韩国没有派给楚军援兵,而是送来了南阳的地图,还有一名向导。
有了韩人的帮助,楚军上下,除了主帅景隗有些担心,其他人无不信心满满。
永远要注意你的侧翼。
景隗记得,当初开始学兵法的时候,那位兵家的先生时时刻刻这样提醒着他。
秦军占领着宛城之地,极大的威胁着楚军的侧翼,经过仔细权衡,景隗分出了一部兵马,专门防备南阳的秦国驻军。
春申君制定的战略,需要楚军奋勇向前,吸引秦军的注意力,为庞煖攻打关中创造条件。
有在秦国生活的经历,春申君的内心,无比的清楚秦国的战争潜力。
韩魏早已没落,赵国地缘不利,齐国奉行和平主义,只有秦国,才是楚国真正的敌人。只要秦国垮掉,楚国有的是机会实现复兴,再度成为第一大国。
成熟的政治家,舍得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牺牲眼前的小利。为了解决秦国的威胁,春申君下了大成本,再也没有像以前的合纵一样,刻意保存实力。
春申君想要拼命和秦军打一仗,可他手下的将军却没有充分领会他的意图。
景隗心里想的是,还是怎么以最小的牺牲,完成此次攻秦的目标。
分兵之后,守住了退路,景隗心里安全了不少。偷袭武关的战役,他则直接交给了蒲烨。
阴差阳错,这个蒲烨,小氏族出身,苦于一直没有独立领兵的机会。深入秦国,攻打武关,很多楚军将领视为畏途,这项光荣的任务便落到了一向崇尚勇力的蒲烨身上。
等蒲烨得了军令之后,前军身不卸甲,很快脱离了大军,景隗怎么赶也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