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个时代的小说家理论显得很粗浅,谋也不能说得太过透彻。
“也就是说,你的故事里,带着不同的好恶了?!”蒙恬微微一笑,却是看向了荆苏的方向。
荆苏若有所思,似乎有些立即为何重视这个小说家谋。
“没有完全客观的故事,不同小说家的故事,肯定有不同的立场。”
立场这个东西,谋思想不明白,可他却是懂得很清楚。流浪这么多年,受了许多苦,他对那些随意使唤他的大户人家,心里多少有些恨意。
受过太多苦的人,骤然获得高位,或许想得不是救济同胞,而是报复那些曾经得罪过他们的人。
好在谋还没有到秦国讨生活,秦人不喜游荡之人,谋也没有想过要去秦国。没有想到,与他从来没有交集的秦人,反而十分欣赏他。
这样想着,谋突然对秦国,对秦人的印象好了许多。
“如果我给先生一个立场,先生可否编排符合我要求的故事?”
蒙恬此话一出,荆苏恍然大悟。中原人编排寓言的历史悠久,楚人守旧,历史上偏又频频北上进犯中原,所以楚人大多成了寓言里的负面人物。
荆苏朦朦胧胧,尚不完全知晓宣传战的道理,可也抓住了一丝苗头。
“将军的意思是······”谋望着略带笑意的蒙恬,心里有些不明白。自入了小说家的门派,收集、创作奇闻故事,本是他的自发行为,蒙恬话里的意思,似乎是要主动的选择一种立场。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个时代的门客,没有不尽心为主人考虑的。战国四公子的名声那么大,他们的门客功劳不小。
小说家之流,不过说点奇闻怪谈,让大家乐一乐而已。蒙恬的要求,那可是对待门客而言的。
“我会给你一个方向,而你要创作符合我要求的故事。”蒙恬道出了自己的计划,“需要的人手,我会满足你,不过,你不仅要培养传诵的人,还要结合音乐、舞蹈,到各个地方去巡演······”
随着蒙恬的娓娓道来,荆苏的眼神越来越亮,谋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以后谋不仅仅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说家,而是手里会管着老大一拨人的协律校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