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王北伐有大功,特封为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承乾与越王泰等皇家子弟”
“轰!”
要是前面几次的封赏是一点点燃烧起来的小火苗,这最后一个李玄霸的册封则像是倒入火锅中的热油,瞬间将太极殿中燃烧了起来。
见魏征脑袋一低,闭目养神,竟是不出言反对皇帝陛下的封赏,谏议大夫王珪眉头一皱,当先站了出来。“陛下!臣反对,两个不知名的工匠而已,怎可因什么神目之镜就越礼擢升为七品工匠。”
一头白发的裴矩民部尚书随着王珪站了出来,和王珪说的却不一样,“陛下!臣也反对,唐王殿下若有大功,当封武官之职,封太尉也可,怎可封为太子太傅,这是文官才有之职,况且殿下乃宗室之王爷,怎可再当太子殿下之师。”
李玄霸解决了长安城内粮食缺少的问题,裴矩是感激他的,只是依着裴矩的性格,却不会因感激而赞成了皇帝陛下给李玄霸的封赏。
萧瑀一抬玉笏,面色严肃道:“陛下!唐王殿下北伐有大功可封太尉,那两位工匠若有神物献上,赏赐他们一些钱财也就罢了,怎可封为正七品的工匠。”
“陛下!臣反对……”
“陛下!臣反对……”
……
似乎李世民变成了一个昏君,也似乎到了为国尽忠之时,太极殿内众大臣齐齐开口反对。
他们倒也聪明,不反对分封北伐将领,全都反对封公输松柳和欧冶铜铁这两个下等工匠为七品臣子,也反对让李玄霸当上太子太傅这可以给脸上贴金、给头上加光环的正一品虚职。
太子太傅啊!
等太子当上皇帝,那太子太傅就是天子的老师,那是他们的人生最高奋斗目标,足可青史留名、记载于正史之中的封号啊!
明德门中门大开,龙辇缓缓驶入,随后行驶在宽达三百步的朱雀大街之上,所到之处,尽是拜服的大唐百姓以及他国而来的番邦商人。
瞧着如此情景,刚刚换过衣衫的李世民很是开心,握着长孙无垢的手,指了指二人身后凤辇之上的李承乾和李泰,随后又指了指东南方向的蓝田县,低声道:“观音碑,我想让逍遥当太子太傅,以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教导高明和青雀,你看此事如何?”
“逍遥当太子太傅?”闻听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垢紧了紧丈夫温暖的大手,柔声道:“国家大事本不应该由我一妇道人家插手,但既是关乎于我儿之事,我便说上一说。”
嘴上虽是如此说,长孙无垢却也心中发笑,自己之前就同意两个儿子跟着逍遥去学习,此时怎会不同意此事,丈夫如此说,不过是寻求一个可以背后支撑他的人吧!
“逍遥当太子太傅,我当然同意,只是这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亲王任太子太傅一职,二郎你想好如何与大臣们说了吗?那魏征魏玄成可是很反对陛下有予礼制的。”
说到这本就十分执拗的魏征,长孙无垢也有些担忧了起来,有这位敢和丈夫这大唐陛下顶牛的魏黑子在,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逍遥这太子太傅还真就不一定能当上了。
李世民嘴角一挑,冷笑了一下,似乎已经见到太极殿中集体反对的景象。“这又能如何?历朝历代从来就没有以国号封为王号之人,逍遥这不是也破了这忌讳了吗?况且以逍遥北伐中的那些泼天大功,只封他一个太子太傅,又有何人敢妄言!”
李玄霸不参加祭天大点,李世民就已经知道他心中所想,虽是收回了本想封李玄霸的一大堆封号,但这本就想封的太子太傅可不能撤掉,他可是希望在李玄霸的教导之下,李承乾和李泰等人都能兄友弟恭、亲密无间,不再重蹈他的覆辙。
……
太极宫太极殿,身着黄色龙袍、头戴冕冠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下首文官之首的长孙无忌宣读一系列的封赏。
除李靖等六路大总管加封,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程咬金、秦琼、魏征等人也各有封赏。
其中。
苏定方封左武候中郎将,加封赵城县男,食邑三百户。
牛进达以千牛备身封魏城县男,食邑三百户。
萧皇后正式册封为正一品的兰陵夫人,封杨政道为正六品的员外散骑侍郎,并赐予长安城兴道里内的一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