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三章 大伽罗心咒

大夏纪 博耀 2978 字 9个月前

方云力压两位高僧,不过短时间内,也很难将两人彻底击溃。

激战之中,方云的心中也颇有些感慨,世界高手层出不穷,两位对手的战斗力足以让方云敬佩,他们的战斗方式,也让方云叹为观止。

幸好此战并不一定要分出胜负,方云只要打得两人无暇他顾即可。

大战展开之后,被方云指认为孔雀精的天竺公主,就一直默不作声地在旁边看着,面纱后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站在场边,恍若石雕。

可真实情况是,战斗展开之后,方云就已经收到了天竺公主的讯息:“将军,请将两位高僧牢牢压制三个时辰以上,天竺日后必将重谢。”

于是,方云就蛮不讲理地,一顿猛攻。

鸠摩罗师兄弟疲于应战,全力以赴,这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精力留意身边的变化。

方云意志之中,天竺公主的那个人影又跳起了欢快的印度舞蹈:“沙里瓦,沙里瓦,沙里瓦……”

激战之中,十分默契地,方云将一股股劲力打入两位高僧体内,以达到天竺公主一些特殊的目标。

实力压了两位高僧一头,方云在战斗之中,自始至终占据优势,能不动声色达成攻击意图,不知不觉,三个时辰过去,天竺公主的意图完全实现。

方云的意志之中,天竺公主盈盈向方云跪倒在地,传递过来柔情万种:“将军之恩,妾身永世难忘,只要将军愿意,妾身将扫榻相迎。”

尹羽刚刚离开身边,方云的情感的确有些波动,说实话,方云也很想找个知心人,一诉衷肠,不过呢,方云清晰无比的记得,小羽走的时候,可是刻意交待自己不要招惹天竺个狐狸精,此时,方云只能假装没听懂了。

顾左右而言他,方云问了句:“好了吗?压制他们可真是费力,再打下去,他们可就会性命相搏,跟我死磕了。”

天竺柔声说道:“嗯,好了,现在刚刚好。”

方云哈哈大笑,纵身一跃,从战场倒退而回,半空之中,伸手一招,战场上的熊熊大日真炎裹住了许多红莲业火,向方云体内奔涌过来。

飘立空中,方云朗声说道:“打了这么久,两位依然还是人的形态,看来,那是我想多了,两位高僧果然不是妖兽所化,行,两位有资格分得一些日精珠……”

突然不打了?

鸠摩罗和鸠摩什气喘吁吁,莫名其妙地看着方云,依然高度戒备之中。

方云一扬手,一个储物袋飞向天竺公主,笑着说道:“这是三百颗日精珠,足够你们修行所用,请公主收好。”

天竺公主薄纱之后的脸庞上,绽放灿烂光彩,脆声说道:“多谢将军。”

看到天竺公主的神态,鸠摩什突然脸色大变,脱口而出:“大伽罗心咒,你居然解去了我们的大伽罗心咒?”

民国时期,华夏学者关于悟空的出身,曾经有过一番争论,焦点就在于孙悟空和印度神猴哈奴曼的关系。

当时,华夏学者分成两派,一派以为,《西游记》内的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另一派自然认为孙悟空乃是本土产物,跟哈奴曼完全没有关系。

两派争论不休。

之所以会产生争论的根本原因,就是孙悟空和哈奴曼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哈奴曼腾于空中,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能移山倒海。又说,哈奴曼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

这些形象,都跟华夏的悟空十分类似。

而且,哈奴曼出现的时间,比孙悟空的年代更要靠前一些。

恰恰,《西游记》记载的又是西天取经的故事,这让人很容易就把孙悟空和哈奴曼联系起来。

学者一番辩论之后,最终,孙悟空乃本土神系的理论占据到了上风,逐渐成为主流。

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哪怕是在印度,哈奴曼依然不属佛教神系。

这个原因,也是方云心中揣测的,孔雀公主和鸠摩师兄弟可能有竞争的主要依据。

认为孙悟空跟哈奴曼没关系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则是两者的性格差异大相径庭。

印度神系之中,哈奴曼十分尊敬天神,乃天神的忠诚战士,表现的是一种顺从的英勇;而在华夏神话之中,孙悟空就是桀骜不驯的代名词,就是那个敢跟玉帝叫板,要当齐天大圣的妖猴。

从精神内核上,孙悟空和哈奴曼根本就是不同的代表。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于,哈奴曼在华夏大地根本就没有任何痕迹,流传极少,基本就没人听说过,吴老爷子以其为原型的可能性很小。

这样几个观点最终让大部分学者认为,孙悟空乃华夏神系的原始产物,并非外来者。

不过,无论孙悟空和哈奴曼是不是有联系,二者都有两个共同点,本领高强,还都是猴子。

所以,很多人其实都很好奇,印度神猴哈奴曼和华夏齐天大圣孙悟空,到底谁更加强悍,谁的神通更大。

大夏纪之前,印度曾经拍了个电影,其中就有哈奴曼大战孙悟空的情节。

考虑到两国人民的情感,最终,电影中的两位猴哥斗了个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也就是说,在印度神话之中,哈奴曼是类似悟空一般的存在,其传承自然也就十分强悍。

鸠摩罗身法无比灵活,手中有两件重宝,金瓜锤和金色长棍。两件重宝都能变化大小,其重无比,威能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