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一章 矩阵与阵法

大夏纪 博耀 3069 字 9个月前

此时的人类,依然没能从固有的地域,固有的国家观念之中走出来,大家依然相互攀比,相互试探着小心翼翼地展示自身的能力。

莱达姆漂飞半空,手中红色的长枪直指苍穹,嘴里爆发出一声长啸,一道璀璨的红光,超过了太阳的光芒,冲出老高老高。

攻击信号发了出去。

最外围的战舰编队,最先开始爆发攻击。

扶桑铁甲船、南韩龟船联队很不服气自己被放在了最外围,爆发之时,倾尽全力,毫不含糊。

十艘高大的扶桑铁甲船一字排开,每艘铁甲船上装备了二十多台十连发弩车,渡边太郎挥手往下狠狠砸落。

弩车齐发,一根根小指粗,长达两米的真气弩箭从弩车之中怦然勃发,射向前方。

龟船上,则出现一排排弓手,仰天拉弓,向前洒出一片箭雨,那箭矢迎风而燃,空中化为道道火链,也冲向前方。

另一个方向,照样排在最外围的,是“光影蛇形”舰队,二十多艘战船同时开火,轰鸣声中,无数箭矢在空中化为一条栩栩如生的羽蛇,杀向防御罩。

没等两边的打击落实在,紧挨的船队,接二连三地,次第出手。

维京海盗的血色撞角;三桨三层战舰的巨大飞桨;幽灵船的极致射线;阿育王战船的孔雀翎……方舟的救世之光以及欧美战舰上的强大炮击,依次爆发。

最强的,自然是距离青铜船不远处的欧美舰队,闪亮的光芒之中,条条火舌冲出舰队,凶悍无比的火力,向前方覆盖而去。

广袤的海域上,阵阵轰鸣,震耳欲聋,五颜六色强盛光芒,划破长空,惊心动魄。

蔚蓝的大海,爆发阵阵海啸,风云变色。

青铜战船、太阳船,也按照事先钟可一、冷麟忧和牟略几个一起商议的节奏,爆发了第一轮进攻。

万年云排担当了第一波攻击的主力,青铜战船船阵之力被钟可一牵动,加持在万年云排之上。

整个云排突然完全炸开,向着正前方,杀出了一根根尖锐的突木,这些突木以最先的一根为箭头,其他突木紧随其后,杀向前方。

跟其他舰队有所不同的是,青铜船队的突木,并不是面的打击,而是在半空之中,从一个立体的扇形,好似万流归宗一般,射向前方一个不足一丈方圆的攻击点。

太阳船此时袖手旁观,并没有爆发进攻。

矩阵,本意指子宫、控制中心的母体、孕育生命的地方。

然而,远古以来,许多伟大的先人,发现了任何事物都有运行的轨迹,都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图形,特殊的二维列表,找到事物发展的一些规律。

这些先人,就将这种规律,引申成为孕育生命的神奇阵图,开始了矩阵的研究。

史前年代已有人研究矩阵,最为出名的就是拉丁方阵和幻方。

所谓拉丁方阵,就是指,来自n个部队的n种军衔的nxn名军官,如果能排成一个正方形,每一行,每一列的n名军官来自不同的部队并且军衔各不相同,那么就称这个方阵叫正交拉丁方阵。

幻方则就是华夏远古的传承了,发源于中国古代的洛书--九宫图,九宫洛书蕴含奇门遁甲的布阵之道。九宫之数源于《易经》,幻方也称纵横图、魔方、魔阵……

矩阵通过总结规律,找到特殊的能量链接方式,用特殊的手段导引出来,能够形成无比神奇的阵法效果。

东方和西方都在研究矩阵,出发点,都是寻找事物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但是道路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所差异。

以华夏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研究出神奇的阵法,传送阵就是其中之一。

而以爱琴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则研究出矩阵在物理学上的应用,比如,量子态的线性组合、几何光学等等应用。

钟可一从霍银那儿得到的资料,就是从西方矩阵的角度出发研究出来的东西。

根据霍银的判断,以地球人类现存的实力,基本不可能击溃大西洲的终极防御矩阵,但这不代表不能突破矩阵进入昔日的大西洲。

霍银的想法就是在终极防御矩阵之上开洞,足够舰队进入就行。

为了能够开启大西洲,霍银付出的代价也堪称巨大,不仅仅无私贡献了大西文的翻译之法,而且,还给前来赴会的各大舰队给出了十分明显的攻击区域,提供了大量的矩阵知识供各个舰队借鉴。

华夏日后的第一黄金大脑冷麟忧,此时展示出自己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开始绽放自身的光华,短短几天,已经将这些矩阵分析得十分透彻,让钟可一也极为震惊这位的强悍智商。

在一个巨大的沙盘上,冷麟忧开始解说:“大西洲的矩阵,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总体来说,越深入,矩阵越稳定,越难攻入,而大西洲最外围的陆地,大多已经破碎成了小岛状……”

按照冷麟忧的解释,要杀入大西洲核心区域,舰队一共要突破五层矩阵,这些矩阵,越往里边去,防御力越强。

最外层,也就是霍银均匀分配给所有船队的攻击区域,就是两千公里的攻击面。

十支舰队,每一支舰队负责两百公里的攻击区域,同时行动,攻破之后,向里边快速挺进,杀入第二环。

而攻破之后的岛屿,也根据各自的防御区域,可以自主地派人前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