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 帽子戴上了

重生不重来 疯二神 2700 字 10个月前

宁翔鹄拍了拍了肩膀说:“这等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呢。而且参事这个职务是顾问性质的。你以后有什么能事关国家大计的事,可以直接进言。你有了这个资格,以后要和你交往的人多着呢。”

唐浩泽也知道自己这个资格来匪夷所思。因为国务参事这这个职位从来没有给过任何一个商人,更不要说是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民营企业老板。

他想不通,却也有一个猜测:“我觉得国家想要推进互联网的发展。听说之前的3g就是参事们首先提出来的。”

“可能是那样。但他们背后未必不是有人推动的。”宁翔鹄笑着说。“那就是参事的作用具体例子。”

唐浩泽笑着摇头说:“以后恐怕没人愿意找我进言吧。”

宁翔鹄笑着低声说:“谁让你那么有钱?你一篇策论要什么价位?恐怕没人给得起吧。”

“掮客不好当!”

唐浩泽知道他在暗示什么:用钱买不了,就只能是利益驱动。唐浩泽好几门生意,只要是做生意的,就有所求。

他有钱得很,根本没人可以用钱让他出面进言。但是有人可能会用利用他对生意的苛求驱动提出对自己生意有利的建议。

不管他的建议是否被采纳。那他的参事帽子大概也差不多要被摘掉了。

不过不提一些好的建议,他这个参事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你知道就好。”宁翔鹄含笑提醒他说。“不过也不是说不能提和你生意有关的建议。只要是有利国家经济发展的建议就没问题。”

认真地说,宁翔鹄其实一点都不羡慕唐浩泽被聘为国务参事。唐浩泽太年轻。在商业上的成就再大,也难以服众。当上参事,只会将他摆在火上烤。

除非他能在短时间内真的提交非常有见地的建议。不然他身上的压力会非常大。另外,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有掣肘。特别是他的生意。

唐浩泽也能想明白这些,但是他还真的有不少关于互联网方面的东西想说出来。那些东西可以说是他从上辈子打来的“遗产”。

现在说出来,对他来说利大于弊。一则是圈子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远远领先同行。另外,他已经在一些领域提前做了的准备。

如果国家提前实施前世的一些策略,圈子网是非常有利的。他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让人相信他提的建议是出于公心。

这事不容易做到。

无论如何,唐浩泽都应当去一趟京城。

国务参事不需要选择,要求的是“德、才、望”兼备。其实连唐浩泽自己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具备那些素质。但既然温伯伯看得起自己,将自己拉到满是白发苍苍老先生的参事室。他无论如何都应该表达出受宠若惊来。

他将要求东西都带上,然后告别家人上京乘坐私人飞机。

在飞机上的,唐浩泽免不了思考自己得到这次机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具他了解,国务参事是一个荣誉。要求热爱祖国、学识渊博、人生阅历丰富、社会责任感强。以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客观公正地反映社情民意,和直接向国务【2】院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自己的职责。

他自认是不符合要求。

热爱祖国他勉强做到了,爱可以做到,热爱却有点勉强,至少他不敢保证能做到能为国家做到撒热血抛头颅。

学识渊博、人生阅历丰富这两点,他一个本科毕业的小青年是绝对不敢在外面那么自夸的。

社会责任感强这一条,他之前的行为确实会给外人那样的印象。

他既不是专家、学者,更不是领导干部。他之前连领特殊津贴的资格都没有!

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让他做这么参事。

不过他深入了解后才知道。

参事有顾问性质,但更重要是要敢说实话。无需领导提要求,也可以“上书”。

那有点像古代的御史。

只不过参事的职责不是风闻奏事,也不是是要参那些当官的。只是要提民生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战略。

可是他觉得自己的思维还没达到战略层面。

他想来想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会被选为参事的。

但不管他是都能想明白,参事的帽子他是戴定了。这是他去见过首长,并且经过一番深谈后,赵主任送他出中南【2】海时暗示的:“唐先生,接下来的三四天,如果你日程有重大安排的,请和我联系。在正式聘任时,还需要请你来到京城。保持联络,我们安排工作更方便。”

赵主任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的参事帽子很可能在可能在三四天内就能扣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