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养殖,从海洋到天空

重生不重来 疯二神 3568 字 10个月前

但是另外一端,顶上是透明的波纹塑料板,有一米搬高的围墙,围墙到棚顶就都是铁丝网。

邓小权带着两人在养鸽场参观。

他给两人解释养鸽棚的设计:“这样建鸽社,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通风和光线更好一些,另外一边冬天夜里可以放下帆布,可以保温。”

他们走进一个棚子,唐浩泽可以看到周围被半透明波纹板挡住的地方,放了不少的架子笼。

鸽舍里有几个妇女正在喂鸽子。一些鸽子买回来没多久还小,无法自己觅食,只能是人工喂养。那几个妇女推着向大型吸尘器一样的东西,以此给放在架子笼中的小鸽子喂食。

唐浩泽看着她们将一个气泵嘴一样的东西,捏开鸽子的喙,将前面的软管伸进鸽子喉咙,然后手轻轻扣一下“扳机”,鸽子的嗉囊就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膨胀起来。喂好后的小鸽子,连站也站不起来。

嗉囊太重了!

唐浩泽看了一会,回头问邓小权说:“这样喂食,会不会对鸽子的消化系统产生损害?比如肝脏的承受能力?”鹅肝就是用这种方式喂出来的。

邓小权笑着说:“给鸽子喂的,至少有一半是水,很快会排泄出来。这些鸽子每天喂两次。等它们能站立起来,我们就不用这样喂食了,只需要放一些食盆,它们就能自己进食。那边有空地,这样大的空间,也能让它们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唐浩泽看了一下这个棚子,最高处,足有五米,这样的空间却是能让鸽子能飞一下。而另外一头看着大概有一百来个平米,上面搭了不少的横杆。大概是供鸽子在上面歇息的。

王维数了一下笼子,问:“表哥,这些笼子能养多少鸽子?”

“这些架子笼,是给鸽子产卵和孵化用的,一个格子养一对。一个架子笼,能养六十对。这个养殖棚,有二十个架子笼。能养一千二百对。”

“现在有多少了?”

“一千六百多对。后面的会陆续送来。”

唐浩泽刚才数了一下,整个矿坑中现在有七个棚子。那么说,这里暂时只能容纳不超过八千四对鸽子。

他问邓小权:“权哥,外面的那些水潭,水深不深?”

邓小权笑着说:“不算深,最深的一个也不过是一米左右。我在想着尽快就要将它们弄干的然后填上土的。要不然这些水留在这里,只会养蚊子。等填平之后,还能建十鸽子棚。”

“这蚊虫又怎么处理?鸽子应该很怕这蚊子吧。”

“成鸽不怕,但乳鸽很怕。如果被蚊子叮了眼睛,乳鸽的卖相会变差。你看那些紫光线到灯。”

用紫光线灯引虫子。

邓小权又说:“这里肯定需要经常灭蚊。减少蚊虫对鸽子的侵扰。”

他们在鸽舍中看了一会,邓小权就带着唐浩泽他们来到用废集装型改造的“办公室”,办公室占了一个集装箱,而另外一个,被改造成邓小权的宿舍了。

邓小权给两人重新泡了茶,说:“按照计划,我们会在下个月就能买到三千对鸽子。之后就留下一些自己繁育的乳鸽作为种鸽。我算过,要维持开支,大概每次买到一半的乳鸽。按照正常情况,我们大概需要六个月就能将所有的鸽舍都利用上。每个这样的鸽舍,大概需要十五个人才能打理好。现在我们请的都是本地的村民。一个月要支出九千块钱到一万。”

王维问:“现在钱不够用了?”

“暂时还能坚持两个月。对了,这段时间的开支我都记起来了。我拿给你们看!”

唐浩泽和王维也每推辞。唐浩泽看过之后,也没说什么。

王维却说:“我下个月可以拿一万三千左右出来。再下个月也差不多。这应该能维持到卖鸽子吧!”

邓小权想了一下,说:“那肯定没问题。现在主要就是饲料和人工的开支。”

唐浩泽对这个项目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如果做大了,他一个月拿到几十万都是有可能的:“除了资金之外,这里还有其他困难吗?”

“这里还需要贝壳。最好是牡蛎壳,拿含钙高。现在还不急,但当鸽子开始繁殖,因为我们的养殖模式,鸽子摄入大量的钙才能保证鸽子的健康。不然频繁繁殖,会让鸽子缺钙。等我们养的鸽子多了,这附近的贝壳肯定供应不上。”

王维马上说:“这个问题我来解决。我会在沪市收集牡蛎壳送来。”虽然远了点,但送来也不会耗费太多的成本。

邓小权笑着说:“等我们存一点钱,我就将那些水潭都抽干。到时候,我们大概能养两万对鸽子。”到时候他就可以弄一个场地实验黄花雀养殖了。

唐浩泽对两万对鸽子的养殖规模并不满足。

他说:“权哥,等养殖场有一些钱之后,我觉得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扩张,再找一片地。多开一个养殖场。”

邓小权想了一下,说:“那也行,我会留意地皮。有合适的地,我们又有钱的话,我就先拿下来。”

唐浩泽点头说:“如果我们能养十万对鸽子,以后做什么都方便。”

十万对?邓小权咋舌,说:“养十万对鸽子?那可是大工程啊。”

“所以权哥你完全可以先招一个年轻人培养成技术员。找个老实勤恳的。以后让他做场长。以后再用这种模式,继续扩张。”

长三角的市场很大,而且现在高速公路在这片平原地区铺设的速度很快。他们养殖出来的鸽子,完全可以在整个长三角销售。

唐浩泽又说:“我们的养鸽场,不一定非要在附近。也可以在其他城市。”农业产业,自然是约接近市场越好。运输成本和风险都会降低很多。“还有,如果近期内钱短了,跟我说。如果可以提前将鸽舍都能利用上,我可以先将钱垫着,等以后赚到钱了再还我。”

那相当于他是投资更多。但他不想计较太多。这里的他肯定管不上。主要得靠王维和邓小权两人打理。这钱就当他是他先借给养殖场发展的。

刚才他看过邓小权的账目。相当清晰。

一些东西的价格,他回去查一下就能知道有没有作假。至于饲料,动物饲料一天大概就是体重的5左右,而幼体,大概是8到10。

他查账也好查,邓小权认真做这个项目,养殖规模扩大后他能赚的钱也会更多。

如果开了几个养殖场,完全可以成立一家公司,那他可以安排一个可以信任的财务方面的人在公司里,帮他监督公司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