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于红红火火的蚕桑和如火如荼的羊毛纺织,棉花这边的情况就要冷清许多了。
赵国是拥有种植棉花的地理条件的。
在后世的华夏一共有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别是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和南疆棉区。
在这其中的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正是如今赵国首都邯郸所在的这一大片中原地区。
只不过由于棉花的种植才刚刚起步,大规模的种植棉花还需要经验,同时种棉花的经济效益现在也体现不出来,所以暂时来说少府这边只是在上林苑之中划出了一片大约近万亩土地进行栽种。
不过根据这边管事的说法,今年的开始棉花制品就可以陆续的产出,再过两年就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并且供应市场了。
赵丹想了想,觉得上万亩的土地听起来吓人,但是考虑到邯郸城现在已经是一个人口即将逼近百万人的大城市,加上这时代的棉花亩产量又远远不如后世,所以这点棉花能用来干啥?
于是赵丹想都没有想就对身后的少府令说道:“从明年开始,棉花的种植面积扩大十倍。”
看着欲言又止的少府令,赵丹笑道:“汝放心吧,这生意寡人包赚不赔。”
一旁的赵胜咳嗽一声,道:“大王乃是一国之君,这商贾之业还是少谈为好啊。”
赵丹哈哈笑道:“平原君此言差矣,少府乃是寡人的产业,能够让寡人的产业多赚一些钱,那也是为了寡人和赵国好啊。”
赵丹可没有赵胜这些大贵族们的臭毛病,明明私底下和大商人们眉来眼去甚至暗中扶持了不少大商人替自己赚钱,表面上却搞得十分清高,好像自己完全就不从事经济活动一样。
别的不说,单单就赵胜来说吧,这位平原君府中门客三千妻妾成群,如果单单是靠俸禄和那点封邑的产出分成,他早都应该饿死了。
之所以赵胜能够过这样豪富不已的生活,那还不是因为赵胜家里有两座赵国最大的私人冶炼厂,有五座漆园,以及其他七七八八一大堆连赵胜自己都数不过来的产业么。
“经济可是很重要的啊平原君,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赵国的未来才能够有希望。”赵丹一边登上马车,一边不忘记教育似懂非懂的赵胜。
不过赵丹也不是很担心赵胜听不懂,因为大不了,再换一个相邦就是了。
现在这整个天下不缺能人,缺的嘛,只是听话的人。
等到离开之前,赵丹视察了最后一个,也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工坊——纺织坊。
这座工坊原先被设立在赵国宫城之中,后来规模渐渐扩大,所以也搬迁到了上林苑里来。
之所以说这里特殊,那是因为在其他的工坊之中劳作的全是男人,但是在这座工坊之中劳作的全是女人。
纺织坊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蚕桑,羊毛以及棉花。
蚕桑没有什么好说的,一直以来都是华夏族人民的传统手工业之一。
羊毛则是已经慢慢成为了纺织坊之中最为主要的业务。
首先,由于赵国北方漠南草原的局势渐渐的稳定,已经开始有了大批的羊羔出产,纺织坊的旁边特地设立了一个养殖场,里面养着上万头羊,就是为了保证羊毛的供给。
“这么多羊,能有足够的食物吗?”赵丹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问道。
在赵丹面前领路的女管事笑了一笑,然后说道:“大王有所不知,如今的饲料都是向商人收购的。”
赵丹一听才知道,这个养殖场的草料竟然是直接采购自赵国的某些大商人的,从女管事的嘴里赵丹甚至能够听到好几个在赵国之中赫赫有名的超级大商人。
“草料不值钱吧,为何这些大商人愿意做这个生意?”赵丹心中更加的疑惑了。
女管事解释道:“大王,这些大商人之所以愿意卖给草料,并不是因为草料本身有多么的赚钱,其实他们的草料都是免费供应的。”
在女管事的解释之下,赵丹这才明白了过来。
商人们之所以愿意无偿供给草料,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他们需要羊身上出产的产品。
在经过了这几年的市场培养之后,便宜厚实的羊毛衫已经得到了赵国中下层民众的广泛拥护,成为了邯郸一带的过冬必备衣物。
鉴于邯郸一直都是引领赵国潮流风气的地方,所以羊毛衣流行全国看上去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羊身上可不只是羊毛而已,羊皮还可以制作成羊皮褥子,羊肉还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肉食,羊身上的某些部位还可以入药。
女管事说到这里,自豪的对着赵丹笑道:“如此一来,愿意为纺织坊免费供给草料的就有衣商、肉商和药商,加上眼下邯郸之中几乎所有羊毛产品都出自纺织坊之中,所以根本不必担心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