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虞信作为一个文臣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机会独自领军去灭国了,毕竟廉颇庞煖李牧这一堆大将都还活着呢,哪轮得到虞信?
只要虞信拿不到这灭国之功,那么他就不可能对赵胜造成任何的威胁。
前提是赵胜不犯错。
出于谨慎起见,赵胜不但希望自己不犯错,同时也不希望自己的盟友们犯下任何的错误。
赵丹看了赵胜一眼,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位王叔兼相邦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闪过了这么多的念头,而是对着赵胜微笑道:“平原君,汝可不要小看这个王翦。寡人可以断言,将来在灭秦之战时,这个王翦一定便是寡人军队的最大麻烦。”
赵胜看到赵丹如此重视一名秦国“名不见经传”的武将,心中不由得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的脸色并没有丝毫这样的情绪表露,而是同样微笑道:“大王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么臣这便下令让人征发青壮便是。不过大王也不必担心,想来咸阳之中有那人在的话,到时候拿下秦国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赵胜并没有具体的说出那人的名字,但是无论是赵丹还是赵胜心中都非常的清楚,这指的就是如今的秦国相邦吕不韦。
赵丹嗯了一声,心中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在去年吕不韦前来邯郸的时候,那时候的吕不韦可是口口声声说只要给他那个互换地盘的计划一个机会,吕不韦就有希望拿下蔡泽,成为秦国政坛之中说一不二的家伙。
但是现在时间都过去半年多了,蔡泽依旧还是好好的在秦国的政坛之上活蹦乱跳的。
这是不是有些不对啊?
赵丹想了想,决定还是将这件事情暂时放到了一旁。
作为一个能够史书留名的权相,吕不韦这些年来的表现虽然并没有历史上的那般出彩,但是也足够证明他的确是很有能力的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他自己发挥去好了。”赵丹心中下定决心,便和赵胜商量其他国事去了。
赵丹并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咸阳的吕不韦正在遭遇着一场极大的麻烦。
邯郸,龙台。
赵丹一脸严肃的阅读着面前的一份奏折。
“臣庞煖启奏大王:
自月前王翦率领秦军入寇以来,臣已率军和王翦交战数场,胜负各半。
以臣观之,此子用兵颇为老练,有大将之风,若是任其成长,日后或将成大患。
但请大王放心,只要有臣驻守,那么王翦必定不能够夺取西河也。”
赵丹看着这份奏折,久久不语。
其实从这里面就可以非常容易的看出来一点,那就是庞煖在面对王翦的时候,其实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了。
根据情报来看,这一次王翦率领的是十万最为精锐的秦军,而庞煖所率领的则是三万赵国边骑军团骑兵以及五万赵国河东郡、上郡、晋阳等地调集的郡兵。
从战斗力来说,虽然庞煖这边的军队数量更少,但是由于有着骑兵的存在,所以双方的战斗力其实可以视作是五五开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翦能够和庞煖打成一个胜负各半的局面,其实已经是一个颇为惊人的表现了。
毕竟庞煖可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而王翦才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刚刚第二次指挥这种大规模战争的菜鸟罢了。
赵丹心中暗自感慨:“果然不愧是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中最为稳重之人啊,这个王翦,还真的是妖孽一样的家伙呢。”
赵丹合上了奏折,对着面前的平原君赵胜说道:“平原君,汝传令下去,再从原韩国地域征发三万青壮,支援庞煖将军所在方向,记得让人仔细筛选一下,把那些不安定分子都带到战场上去。对了,白起的那个儿子好像在羽林军之中也有几年时间了吧?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次就让他去当一个裨将好了。”
韩国位于中原的西部地区,地域虽小但是人口却不少,在征服了韩国之后赵国的人口就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征调三万人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战国时代各国常用的策略,毕竟国家虽然灭了,但是却并不代表着这个国家上的人民就完全的服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