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看着朱英的这个样子,心中也是有些不爽,我作为主君现在都要火烧眉毛了,结果你这个家臣竟然还这么老神在在的?
于是黄歇忍不住出声道:“朱英,汝如此淡然,莫非是胸有成竹?”
朱英笑着点了点头,道:“君上,臣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君上危难。”
“哦?”黄歇眼睛一亮,忍不住开口道:“那汝还不快快道来?”
朱英道:“敢问君上要先从哪一策听起?”
黄歇想了想,道:“先说下策吧。”
朱英道:“下策者,君上应该立刻将景阳以及昭景屈三大家族在军中的势力全部控制起来,然后静观郢都之变。若是郢都方面能够给君上名分,那么君上自然还是楚国令尹。若是郢都方面执意要和君上作对,那么君上也可率领大军回返郢都,想来以郢都之兵力是绝对不可能和君上为敌的。”
黄歇大吃一惊,忙道:“不可,此乃是谋反之策,吾不愿为之。汝且说说中策吧。”
朱英继续道:“中策者,君上应当立刻杀尽景阳等三大家族之徒,然后和赵国言和,起兵回师郢都,将郢都之中的大王控制在手,然后寻找机会,行田氏代齐之旧事!”
黄歇的眼睛都要瞪出眼眶了,怒道:“朱英,汝除了教唆吾谋反之外,还能够说些其他的吗?”
刚刚是挟大军而自重,现在更好了,直接要当篡位的乱臣贼子了都。
朱英毫不示弱的和黄歇对视着,说道:“君上,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郢都方面无论是哪一位太后,都不希望君上继续坐在这个令尹的位置上。君上若是不想要坐以待毙的话,那么现在就必须要先行动起来!”
黄歇摇了摇头,道:“不可,不管汝怎么说,吾是不会去谋反的。”
朱英耸了耸肩膀,道:“既然如此,那么吾还有一上策。”
黄歇皱了皱眉,道:“说。”
朱英道:“这上策其实也简单,君上只需要立刻控制住景阳等人,然后率领军队投降赵国即可。赵王若得此消息,必定重重的厚赏君上,如此一来,君上此生富贵无忧矣。”
朱英话音一落,大帐之中瞬间就变得一片寂静。
“楚国完了。”
在听到了毛遂的回报之后,赵丹十分轻松的出了一口气,对着面前的几名赵国大臣们说道。
对于赵丹的判断,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都表示了认可。
楚王元虽然是个中庸之君,但是至少在楚王元还活着的时候,楚国的政局是非常稳定的。
楚王元-黄歇-景阳,这个三巨头体系十分的稳定,几乎伴随着楚王元的整个执政过程。
也正是在这个三巨头体系的强力支撑之下,楚国虽然屡经败战,但是始终没有走到崩溃的边缘。
但随着楚王元的死去,这个非常稳定的三巨头体系失去了最重要的一环。
新王的上位,两位太后的博弈以及李园的崛起,这一切都给楚国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可以预见的是。”赵丹说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寡人觉得楚国应该会陷入内斗之中。”
平原君赵胜想了想,道:“从这次封赏来看,黄歇是最大的输家,恐怕楚军前线将会迎来巨变。”
赵胜的这番话可不是无的放矢,李园升官了,景阳晋爵了,但是黄歇呢?黄歇什么都没有。
要知道如今的黄歇可是整个楚国大军的掌舵者,以正常的逻辑而论的话,虽然黄歇的确是已经位极人臣了,但加点封地、赏点宝物意思意思总还是应该的吧?毕竟黄歇领军在前方,而且带的还是楚国的大部分兵力,换谁来当这个大王,都要考虑一下黄歇的感受才对。
然而这些都没有。
“黄歇恐怕要被当成弃子了。”虞信沉声道。
赵丹笑道:“无论黄歇的情况如何,只要楚国内乱,那么就是寡人想要看到的事情!郑卿,汝的大行这些天配合一下胡衣卫,看看能否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寡人要亲自审阅!”
俗话说得好,趁你病要你命。
现在的楚国既然已经乱了阵脚,那么如果赵国不充分的利用一下的话,也未免太傻了一些。
而且这种楚国几派相互争斗的情况其实是赵丹所最为乐见的事情,只要操作得当的话,那么赵丹和赵国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楚国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