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丹继续点名了:“郑卿,汝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赵国大行郑朱听到赵丹的话之后赶忙起身,对着赵丹回答道:“大王,臣认为攻击韩国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赵丹问道:“这是为何?说出汝的理由。”
郑朱答道:“大王,齐王建和后胜君臣素来胆小怕事,只需要大王派一名使者将齐国给安抚住的话,那么齐国会有很大可能性是不会继续出兵的。只要齐国不出兵,那么大王就不用担心齐国的掣肘,只需要专心解决韩国便是。”
赵丹听完了郑朱的话之后嗯了一声,对此不置可否。
说实话,历史上的齐王建和后胜这一对齐国君臣的确就是如同郑朱所说一般胆小怕事的。
但是赵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穿越而导致了某些变化,现在这个齐王建的并没有像历史上所说的那般不愿意参与到战争之中,反而多次参与到了对赵国的围殴之中,这就很让人心烦了。
所以现在齐国究竟能否被人说服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其实也不是太好说。
赵丹又看向了李斯:“李卿,汝也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李斯想了想,说道:“大王,臣觉得攻击齐国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只要拿下了齐国便可以专心南下,这乃是一大利好消息。”
等到李斯说完之后,已经有赵国的八名大臣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了,票数正好打成了四比四。
所以众人自然而然的就将目光落在了大殿之中最后一个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开口的家伙身上。
赵丹咳嗽一声,说道:“李牧大都督,汝觉得应该要攻击哪一个国家才是上策呢?”。
李牧对此同样也是一愣,看上去显然没有想到自己都最后一个了其他人还争执不下,思考了足足半晌之后才道:“大王,臣觉得韩国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项。”
“说出汝的理由。”赵丹道。
李牧对着赵丹拱了拱手,答道:“大王,只要能够拿下韩国的话,那么接下来臣就能够十分容易的南下夺取关中,而且让关中得不到任何的援兵。关中只要一拿下来,那么整个天下就尽在大王之手矣!”
李牧这一票投出来之后,大殿之中顿时响起了一些人叹息的声音,当然与之相对的还有另外一些人愉悦的表情。
赵丹拍板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很好,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就以韩国作为下一个目标吧!”
一说到这个话题,赵国的大臣们立刻就一个两个都来了精神。
最喜欢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了。
首先开口的是赵国的相邦,平原君赵胜。
只见赵胜说道:“大王,臣认为如今应该先灭掉韩国。只要能够把韩国灭掉,那么整个中原便尽在大王之手,平定天下无忧矣。而且灭掉韩国又能将秦国和楚国相互分离开来,如此一来的话,到时候无论是攻击秦国还是攻击楚国,都能够让这两个国家难以互救,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之计也。”
对于赵胜的这番话,赵丹想了想,觉得其实还挺有道理的。
如今的韩国由于已经占据南阳郡,所以说事实上已经把秦国和楚国之间的联系分隔开了。
虽然说其实秦国和楚国现在也是有接壤的,只不过问题在于接壤的地方是巫山,想要把大军通过长江三峡来调动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是上游的秦国东进援楚还好说,要是楚国想要逆水而上援救秦国,那几乎就是以前不可能的事情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说赵胜才会认为攻击韩国是最佳的选择。
其实说起来,赵胜的这个意见让赵丹也是有些意外的。
要知道一直以来赵胜都是最坚决的反旗派,所以赵丹下意识的认为这一次赵胜应该也会强烈的要求先灭掉秦国。
但是没想到赵胜突然提出了寻觅韩国,这倒是一个让人惊讶的举措。
其实赵丹并不知道的是,赵胜的这个提议可是吸取过之前的教训的。
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刚刚灭掉魏国、正是意气风发的赵国君臣们也是这样讨论着下一个目标。
在那一场会议之中,无论是公族派也好还是布衣派也罢,都出现了投票权分散,各自为战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到最后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结论的情况。
如果不是荆轲刺赵王这件事情突然发生的话,那么恐怕赵国的高层吵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结果。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一次赵胜事先和庞煖以及剧辛都通了气,做足了准备。
三人经过了细致的讨论,认为韩国一个最佳的目标。
其实齐国也是一个不错的目标,但是出于某种显而易见的原因,赵胜并不愿意推荐齐国做为赵国接下来的目标。
不过问题在于,赵胜本人虽然不希望推荐齐国,可是喜欢先打齐国的却还是有其人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