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定定的盯着这种花朵,突然一伸手,将其中的一朵白花摘了下来。
用手轻轻一捏,绵绵的、软软的很是舒服。
赵丹竭力抑制住心中的激动,缓声道:“此花是何时种在花园之中的?”
韩婉察觉到了赵丹的异常,有些不明所以的说道:“回大王,此话乃是去岁之时李牧将军所献,说是在征伐草原胡族时所得,难道此花有何不对?”
赵丹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浓郁了起来,看着面前这一束长势极为喜人的白色花丛,突然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这是——棉花啊!
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可是不折不扣的过冬利器啊。
有了棉花,再加上现在赵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羊毛纺织业,这两项一旦完全成型的话,那么冬天的可怕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这无论是对于赵国人死亡率的降低,还是对于赵国军队在冬天作战能力的提高,都会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毛遂!”
“臣在!”
“汝立刻命人将这棉花保护好,再去调几名最出色的农家官员来,告诉他们,只要能够找到最快的、让这棉花增产的方法,寡人就给他们赐爵三级!”
毛遂立刻领命而去,赵丹则站在那里,喜不自胜的看着面前的棉花。
没想到出来秋游一下都能够碰到棉花这种传说中要在几百年后才传入中原的东西,难道说这就是上天给赵国和自己送来的礼物?
天黑之后,用过晚餐的赵丹回到了龙台正殿,显然他今天并不打算去王后或者任何一位夫人那里过夜。
毛遂悄无声息的从黑暗之中出现,低声禀告道:“回大王,刚刚宦者令那边带来了消息,王后处罚了包括郑夫人和虞夫人在内的五位夫人,并且吊死了上百名宫人。”
赵丹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道:“寡人知道了。王后乃是后宫之主,怎么做是她的事情。”
毛遂应了一声,刚要退下,却被赵丹给叫住了。
“毛遂啊,这后宫是寡人给自己的自留地,寡人很不希望这最后的一点空间都要被别人给觊觎和窥视。所以从今以后啊,要是发现有哪个混账东西想要把手给伸进来,那么汝就要给寡人统统的把他们的狗爪子都给砍掉,明白了吗?”
毛遂的身体微微一震,随后无比恭谨的低下了头,道:“喏。”
看着毛遂离去的身影,赵丹忍不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权力这种东西啊,果然是能够让人疯狂的……”
如果说在一年之中有哪个季节是最适合出游的话,那么春天肯定会在投票之中遥遥领先。
但是对于赵丹这样一年到头都有着无数繁重公务,全年三百六十五天无休的国君来说,任何一天的游乐时间都显得十分的弥足珍贵,尤其是在陪伴家人的前提下。
这一天,赵丹带着自己的众多夫人们,以及赵国的诸多公子、公主来到了赵国宫城的花园之中,进行了一次难得的秋游。
说是花园,但实际上不如说是一大片的平原更为贴切,有小河流水、有绿树成荫、有小树林和灌木丛、当然也有花园之中所必备的大片鲜花,甚至还有好几亩已经可以收割的谷物。
赵丹和王后走在最前方,几名孩子犹如围绕着花丛飞舞的蝴蝶在两人的周围跑来跑去,发出欢快的叫声,其余的夫人则跟在稍落后十几步的地方,再后面才是大批的宫廷侍卫以及服侍众位主子的宫人。
赵丹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对着韩婉说道:“走,王后,且随吾去田里看看。”说着便往一旁的田地之中走去。
这里是赵丹之前为了实验粪肥所开辟的试验田,在试验成功之后这里并没有荒废,而是作为赵国王室公主公子们每年亲历农桑的体验地留了下来。
说是体验地,但是这毕竟是王室的地方,所以也是有着几名出身于农家的老寺人在此伺候的。
几名老寺人原本坐在房屋之前聊天,见到赵丹之后慌忙上来见礼。
赵丹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多礼,然后笑道:“今年的产量如何?”
老寺人忙道:“回大王,此处一直以来皆采用曲辕犁牛耕,并依照大王之吩咐施肥,去年为中中熟,亩产约莫三石,今年为中上熟,应该有三石出头矣。”
“三石出头?”赵丹微微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收获表示还算满意。
邯郸所处的地方是位于天下九州之中的冀州,根据《禹贡》所说乃是属于“中中之土”,也就是所谓的中田,属于非常一般的土地。
在这样的田地里能够种出三石出头的亩产量,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毕竟赵国的土地是比较贫瘠的,不过现在好了,在拿下了河东、河套之后赵国又将魏国的土地统统给吞了下来,魏国的豫州土地可是中上等,同时赵国更有徐州(鲁国、宋国故地和楚国淮北地)这个上中等的宝地,只要把这两个地方开发出来,那赵国今后好几代的人时间都不必担心粮食问题了。
赵丹又和寺人们聊了一会,随后下地饶有兴致的查看了一下庄稼,便离开了。
孩子们自然是没有什么兴趣去脏兮兮的地里面看庄稼的,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后面的人没有命令又不敢擅自上前,所以便成了赵丹和韩婉这一对夫妻在田头漫步。
远处有一队马匹奔驰而过,能够隐约听到赵恒和赵偃兴奋的呼喝声,赵丹举目看去,发现自己的二儿子正在兴奋的张弓搭箭,朝着被其他骑士们赶到自己面前的一只野兔射去。
然后射了个空。
赵偃大为懊恼,忍不住喊道:“伯兄,留下它!”
纵马奔驰在赵偃身边的赵恒闻言一笑,举起了手中的长弓,嗖的一箭射出,正中兔子的腹部。
赵偃兴奋的尖叫了一声:“伯兄,妙啊!”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赵丹笑着摇了摇头,一旁的韩婉脸上则微微带着一些忧虑:“大王,偃儿才刚过十岁,如今便练习骑射,是不是……”
“并没有太晚。”赵丹笑道:“寡人当年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被父王命人扶到马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