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墙的段干子(第二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4041 字 10个月前

段干子闻言身体巨震,猛然抬起头来,喝道:“谁,是谁在那里胡言乱语!”

段干子向前看去,众人如避蛇蝎般纷纷退开,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站在段干子的视线之中。

最终,一个惊慌失措的魏国官员出现在了段干子的视线尽头。

这人不是别人,乃是魏国之中的一名谒者。

段干子盯着这名谒者,狞笑道:“是谁让汝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宣扬这般谎言的?”

谒者有些惊恐说道:“武襄君误会了,吾并不是……”

然而段干子根本就没有打算要给他解释的机会,直接一挥手:“来人呐,把这个胆敢公然传播谣言的家伙给绑了,拖出去斩了!”

几名如狼似虎的侍卫顿时冲了进来,抓住了这名惨叫求饶不已的谒者,犹如拖着一条死狗一般将他拖了出去。

片刻之后,一颗血淋淋的头颅端在盘子上被送了进来,直至段干子的面前。

段干子注视着面前这颗死不瞑目的头颅,眼中露出了一丝厌恶的神色,挥了挥手,道:“行了,把这东西丢去喂狗!还有,他的家人何在?既然他如此喜欢传谣,那么便让他整个家族和他一起下黄泉传谣去吧!”

整个大厅之中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段干子这才重新回过头来,注视着在自己面前噤若寒蝉的诸多魏国大臣,用充满了杀机的语气缓缓说道:“如今诸国入侵,正是吾等臣子肝脑涂地以报效魏国之时!任何人若是胆敢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愚蠢的甚至是投敌的行为,那就不要怪吾手下不留情,将其人和所有同伙都给通通诛杀了!”

这些魏国大臣们显然是被段干子的杀机给完全震慑到了,一个个诚惶诚恐,纷纷点头应是。

段干子方才的行为让这些魏国大臣们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诸国联军虽然的确强大,但是在陶邑城被攻破之前,段干子才是这座城池之中的真正掌控者,而众人的生死也全在段干子的一念之间。

看着众人脸上的恐惧之情,段干子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涌起了一丝快意。

说实话,这种被人害怕的感觉——其实还挺爽的。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段干子又开口道:“一个个都还愣着干什么,都忘了吾刚才对汝等的吩咐了吗?还不速速去办!”

顿了一顿之后,段干子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对了,今日汝等所有人都要留在这里办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私自回家!至于对家中的通知,汝等只需写一封信,自然会有人帮汝等带回家中。记住了,任何私自潜逃者一旦被发现就当场斩首,全家株连!汝等可都明白了?”

在场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唯唯诺诺。

等到众人如鸟兽一般散去之后,段干子思索半晌,又招来了自己的一名心腹家臣。

“王宫那边的情况现在如何了?”

心腹十分恭敬的答道:“遵照君上的吩咐,虽然并没有禁锢太子和王后的人身自由,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通通都在臣们的监视之中。”

“很好!”段干子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心腹吩咐道:“汝现在立刻进宫,将王后和太子、还有大王的所有子嗣都集中到一起,把他们全部囚禁起来。从现在开始,没有吾的亲笔手令和信物,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见到太子和王后,明白了吗?若是胆敢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等到心腹离去之后,段干子才慢慢的冷静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残酷之极的笑容。

“赵丹啊赵丹,汝不就是想要利用吾段干子的人头和扶立太子的机会来获得天下人的归心么?但是吾段干子可没有那么傻,只要吾死了,那么整个魏国王族就等着给吾一起陪葬吧!”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对于段干子来说,坏消息还在接二连三的传来。

由于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所以当赵国的主力部队和来自齐国的助战部队合兵一处之后,这支联军的主将乐乘就下达了一个命令。

“全军南下,直扑陶邑!”

对于乐乘来说,这一场战争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功劳。

根据赵国探子的回报,如今在陶邑城中只不过有两万魏国正规军,虽然说这些日子以来段干子在能够控制魏国领土之中大肆征兵从而将这个数量提升到了八万人之多,但是乐乘的心中仍旧没有任何的丝毫担心。

原因很简单,如今其他六国讨段联军联合起来所能够拥有的实力,可是远远要比段干子手中的这些杂鱼要强的太多了。

乐乘觉得自己优势很大,只要能够全军a上去,然后就能直接平推了段干子。

这种一路平推完全不需要动脑的战争,简直是再舒服不过了。

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段干子率领齐赵两国的十二万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急不忙的朝着陶邑进军。

速度并不快,但胜在稳当,即便是段干子战神附体,也绝对不可能找到乐乘的破绽。

更重要的是,乐乘距离陶邑已经很近了。

而在陶邑之中,当听到了齐赵联军来袭的消息之后,整个陶邑之中的所有魏国人一下子都变得人心惶惶了起来。

在某些官员府邸的密室之中,时不时可以见到此间主人和几名十分交好的官员在低声的讨论着这件事情。

“汝等听说了在这几天来城中四处流传的那些流言了吗?”

“什么样的流言?”

“汝等还不知道?这一次赵国大王都已经宣布了,之所以出兵就是为了诛杀段干子这个忤逆奸贼,其他的人只要能够愿意弃暗投明的话,那么就会通通既往不咎!”

这番话一说出来,其他的几个人立刻就好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一下子都活跃了起来。

“赵王当真做出过这样的承诺?”

“废话,现在整个陶邑城之中早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这种事情还能有假?”

“如此说来的话,若是吾等先保持一下中立,等到赵军进入陶邑的时候再主动向赵国投诚,岂不是就能够逃过这一次的杀身之祸了?”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一旦被段干子发现吾等的意图,恐怕也不会放过吾等。”

“管他呢,现在的情况还看不清楚吗?段干子的手中只有这几万兵力,如何面对其余六国的共同攻击?他已经是必败无疑,难道吾等还要陪他共赴黄泉不成?”

这番话一说出来,其他的人立刻就没有了声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像这样的对话,在此时此刻的陶邑城中的许多地方,正在不停的重复上演着。

而在魏国陶邑王宫之中,则是另外一番情景。

“母后、母后!”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呼唤之声,一名身着华服的十岁少年犹如一阵旋风一般冲入了魏国王后的宫殿之中。

身着孝服、正坐在宫殿之中的王后显然被吓了一跳:“增儿,到底发生何事?”

这名魏国王后年纪已经很大了,整个人看上去颇为端庄,但是又有些暗弱,并没有多少母仪天下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