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国来朝(第四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355 字 10个月前

魏国和楚国也是到现在为止大陆上仅有的两个仍旧在交战的国家了。

在其他的国君们看来,既然燕国和齐国的战争都已经被赵国调停了,那么楚国的魏国之间的战争应该赵国也会出面调停的。

然而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赵丹的确一开始也表明了对这场战争的调停之意,但是在分别和魏王圉以及楚王元进行了一番会谈之后,赵国就放弃了调停,赵丹更是直到盟会结束都没有提过这件事情。

直到过了一段日子之后,诸侯才突然发现,魏国原先答应割让给赵国的领土,似乎比传言之中多了几百里。

然后诸侯又发现不仅仅是魏国,就连楚国也将楚齐两国边境靠近琅琊的那部分土地割让给了赵国。

如此一来,赵国破天荒的达成了一个成就——从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了一个临海国家!

对于这件事情,魏王圉是这么和段干子说的:“想那区区楚国,如何能够抵挡寡人的大军征伐?寡人这一次失去给赵国的,定要从楚国十倍百倍的拿回来!寡人就不相信了,难道楚王元这个手下败将还能够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而另外一边,楚王元则是这么和黄歇以及景阳两位左膀右臂说的:“赵王这一次答应提供五千套盔甲和相应兵器和三万石军粮,如果汝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打不赢魏国的话,那么寡人觉得楚国是时候换两个人来领军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秋天里,魏楚两国接连爆发大战,虽然魏国稍强一筹,但是由于在和赵国一战中损失了大量精锐,同时楚国又得到了赵国的物资支援,因此连番大战之下倒是各有胜负。

楚国固然是夺回了半个九江郡,打通了和东部领土的联系,但是魏国同样也拿回了宿州,并且通过下蔡城牢牢保持着和寿春之间的联系。

如果以战前的国境线而论,魏国依旧占优,但以眼下的局面来说,越战越勇的楚国倒是慢慢有了要翻盘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255年的元旦(农历十一月初一)来临了。

而这一年的元旦,也爆发了一件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事情。

不知不觉间,夏天悄然过去,秋天到来了。

这一年秋天,发生了一件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事情。

八月十五,诸侯齐聚邯郸以南的邺城,为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参加当世霸主,赵国所召开的会盟。

秦国、楚国、齐国、魏国、韩国、燕国、甚至是义渠国的国君义渠胜都出现在了这里,为的便是朝见赵丹这个大哥!

就连已经全无权柄的周天子都特地派来了使臣,不但对赵丹大肆加封了一番,同时还宣布赵丹为诸侯之伯长,拥有征伐天下诸国之权,专治一切不服!

虽然说这年头的周天子实际上是屁用都不顶,封赏的东西更是鸟用都没有,但是周天子毕竟还是周天子,有了这么一层光环加持,还是让赵国人为之津津乐道。

自从赵国立国以来两百多年,从未有过成为霸主国的经历,更未有过如此风光的事迹!

赵国数百万军民无不欢欣鼓舞,赵丹的声望再一次嗖嗖犹如火箭一般蹿升,甚至不少已经成为赵丹脑残粉的士子信誓旦旦的表示,赵丹一定是传说中的圣王转世,是上天垂怜赵国所以才降下来的明君!

别人的感受暂且不提,当赵丹坐在上首,注视着面前的这些年纪不一高矮不同的君王们对着自己行礼的时候,即便是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心中的这个高兴和愉悦仍旧是如同火山爆发一般不停的喷薄而出。

曾几何时,在赵丹曾祖父赵肃侯的葬礼上,秦齐楚魏燕五国使者各率上万大军兵临邯郸城下,名为吊唁,实为觊觎赵国的领土。

那一年,赵国才刚刚从邯郸被攻破的阴影之中走出来不久。

那一年,赵国的边境四处拉响警报,秦国虎视眈眈,燕国悍然入侵。

那一年的赵国,几乎就是史上最衰弱的赵国,说是到了灭亡的边缘也不为过。

但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赵国迎来了一位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君主——武灵王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