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是时候破釜沉舟了(第一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3732 字 10个月前

景阳哑口无言。

黄歇也不再去管景阳,而是转头向上首的楚王元行了一礼,言辞十分恳切的说道:“大王,臣能够理解大王之前的犹豫。但是臣想告诉大王的是,如今时机就在眼前,若是大王再不出兵的话,那么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能够收回九江郡和其他丢失给韩魏两国的国土了。”

楚王元原本还有些犹豫,可一听到黄歇说有机会收回丢失的国土之后精神就是一振,连忙对着黄歇问道:“春申君这是何意呀?”

黄歇正色道:“如今赵军大破韩国人于上党郡之中,证明了韩国人根本不足够和赵国匹敌。而且根据间谍们的情报来看,如今魏国前线也是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赵军突破。如此一来的话,那么赵国这一次的胜利已经是成为定局。大王若是想要让赵国在战后命令韩魏两国归还大楚失地的话,就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加入战局了。”

景阳嘿然道:“汝刚刚还在说赵国危在旦夕!”

黄歇哼了一声,道:“那是在大楚不参战的前提下!而且即便大楚不出兵,赵国也不是必败无疑!”

黄歇的话显然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楚王元的确是已经听进去了。

如果现在楚国出手的话,那么还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但是要是再等等的话,等到赵国胜局已定之时,楚国再出手就只能是锦上添花了。

雪中送炭的情意是无疑是非常重的,但是锦上添花嘛,那就是可有可无了。

话虽如此,楚王元仍旧有些犹豫,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汝也应该明白,现在的大楚可是经不起任何一场败仗了。”

看着面前一副惊弓之鸟模样的楚王元,黄歇心中不由暗叹,但还是打起精神对着楚王元说道:“大王,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必须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看着言辞恳切的黄歇,楚王元心中的动摇更加的剧烈了。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楚王元突然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景阳,对着景阳沉声说道:“上柱国,若是寡人需要出兵的话,不知上柱国能否招募勇士相助呢?”

在场的人都非常的明白,所谓的勇士,其实就是黄歇刚刚所说的那些景氏一族的门客以及奴隶、子民罢了。

景阳虽然有心想要拒绝,但是眼下他已经被黄歇逼到了墙角,如果现在开口说个不字的话,那么一定不知为国效力的大帽子绝对是立刻就被黄歇扣到脑袋上了。

所以景阳将心一横,对着面前的楚王元说道:“大王若是要出兵的话,那么臣愿意征发所有能够征发的力量相助大王,务必大王一臂之力!”

就在景阳话音落下之后,旁边其他两大家族的家主也纷纷开口,表示昭氏和屈氏也要为国效力,只不过这话里明显透着别扭。

楚王元也不管那许多,目光之中居然焕发出了几丝神采,对着面前的诸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以春申君为主将,上柱国为副将,召集所有兵力攻伐魏国!”

说完之后楚王元竟然站了起来,对着黄歇和景阳深深行了一礼,用无比恳切的语气说道:“楚国的生死存亡,就拜托两位了!”

郢都。

如果和几十年前的那座都城相比的话,这座城市其实还并没有恢复元气,但是楚王元却已经在今年春天迫不及待的将楚国的国都从息城迁移到了这里。

为什么要迁都到这里?所有人的心中都非常的明白,那是因为楚王元已经在接连的失败之中产生了恐惧,他担心未来魏国会继续进攻靠近魏国的息城,所以在征得了两位大臣春申君黄歇和上柱国景阳的同意之后就立刻迁都了。

自从秦国攻克了这里并在这里设立了南郡之后,这一座郢都就是秦国南郡的首府。

但首府显然是远远不足以和一国的都城相提并论的,而且在当年秦军攻占了这里的时候,当时郢都宫城之中的所有珍稀宝物通通都被秦国人掳掠抢夺回了咸阳之中,等到几十年后楚国人再夺回这里的时候,郢都的宫城基本上都已经残破得不像样子了。

好在经历了这几年的修缮,现在的宫城楚王元其实也已经是比较满意了,只要能够让他远离那该死的战场,远离韩国人和魏国人的威胁,那就足够了。

但即便迁都了,烦心事也是一点都不少的。

楚王元最近有一个十分烦心的事情,那就是关于这场战争之中楚国究竟要不要立刻出兵的问题。

楚国两大重臣春申君黄歇和上柱国景阳,此刻就在楚王元的面前爆发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争吵。

黄歇的声音十分的高昂,让整个大殿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必须要立刻出兵支援赵国!否则的话,赵国一旦战败,那么韩魏便以必定会联合南下,届时我大楚灭国之日便近在眼前了。。”

黄歇的这一番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的所有楚国君臣顿时就是悚然动容。

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对灭国这两个字无动于衷。

楚王元有些费劲的吞咽了一口唾沫,努力在自己的脸庞上挤出了一丝微笑:“春申君,事情还没有糟糕到这个地步吧?”

黄歇摇了摇头,对着面前的楚王元说道:“大王有所不知,世上事情比臣说的还要更加的糟糕一些呢!从如今看来的话,廉颇已经败在了齐国人的手下,若是庞煖也不敌魏军的话,那么赵国必败无疑。没有了赵国的支持,臣斗胆请问大王,又该如何去应对韩魏联军的攻势呢?”

黄歇看上去显然是真的急了,就连自己家的大王楚王元都要顶撞一下。

这倒也不怪黄歇不遵守君臣之道,事实上从赵国和魏国开战开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黄歇一直竭力主张立刻出兵帮助赵国,从背后狠狠的插韩国和魏国一刀。

在黄歇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到赵国,让赵国能够缓解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并且获得胜利的希望。

楚国和赵国现在可是一条船上的人啊。

但是这么多天过去了,楚王元都没有答应黄歇的请求。

为何?因为楚王元被这几年里的失败给搞怕了,他不再是长平之战时那个怼天怼地、充满了雄心壮志的楚王,反而变成了一个只希望关起门来好好当自己大王的鸵鸟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