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韩王然的真正决定(第一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4050 字 10个月前

“三年,五年?”韩王然一听到冯亭的这番话,脸上的不满简直就是完全无法掩饰了,直接开口对着冯婷喝道:“华阳君,汝想事情未免想的太过简单了!没错,的确有了这三年五年的时间,寡人韩国或许的确是能够强大起来,也确实是有可能强大到能够威胁到赵国的地步。但是华阳君汝有没有想过,韩国会成长,赵国也是同样会成长的!”

此言一出,冯亭的身体微微一震,立刻就是说不出话来。

韩王然瞪了王婷一眼,继续说道:“自从长平之战起来,赵国接连获胜,无论是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是连连告捷,向着四方拓土千里。纵观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阻拦赵国的扩张。”

“没错,寡人的确是赵国的盟友,赵王还是寡人的妹夫,但是那又如何呢?所有人都知道赵国的扩张是永无止境的,总有一天,赵国是肯定会打到寡人头上来的!”

说到这里,韩王然面色狰狞的拍了一下桌子,沉声道:“与其让赵国大军杀上门来,还不如寡人先联手秦魏两国,给赵国来一次狠的!”

韩王然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在场的两名大臣终于明白了自家国君的忧虑。

说白了,赵国的成长实在是太迅速,也太可怕了。

纵观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时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相赵国这样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以吹气球一般的速度急速的膨胀了起来,让自己的领土和人口直接翻了一倍,成为了让整个天下都仰视的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这样的国家,如果再给它年的时间,那就真的又不知道要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去了。

作为赵国的邻居,韩国虽然一直以来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紧随着赵国的脚步,但是在韩王然的心中何尝又不是对赵丹和赵国心怀忌惮呢?

俗话说得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对于这一次的会盟和所谓的调解,韩王然作为局外人冷眼旁观,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这所谓的调解并不是因为赵丹和赵国真的被那个愚蠢的楚国太子所打动了,而是因为赵国不愿意继续看到魏国发展下去,成为一个能够对赵国构成威胁的魏国。

如果韩国未来也强大到可能会对赵国产生威胁的地步的话,那么那个时候的韩国也必定会如同魏国一般成为赵国打击的目标。

与其到时候独立应对强大的赵国以及赵国的盟友,那还不如趁着此时此刻韩国有诸多盟友的时候搏上一搏,也算是一个好机会。

韩王然的心中非常的清楚,对于自己和韩国的反水,现在的赵国肯定是一无所知的。

如此一来的话,正好就符合兵法之中出其不意的要诀,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给赵国非常沉重的一次打击。

即便韩王然再如何的谨慎,这一次他也是心中了。

拼一把,只要能够把赵国打下来,那么韩国就真正拥有了出头的机会!

这样的诱惑放在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够拒绝?

韩王然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自己面前的两名大臣,语气十分坚定的说道。:“两位卿家,寡人当然也知道,此时此刻和赵国开战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汝等也应该知晓,若是错过了这一次机会的话,那么下次再想要有这样的机会,却又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所以观寡人这一次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赵国的扩张势头也是时候该停止一下了!”

“等到回去之后,汝等就开始准备作战事宜吧。记住,在真正开战之前,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寡人的目标其实是赵国,否则寡人拿你二人是问!”

冯亭和靳黈对视一眼,心知已经是无法阻止自己大王的决定了,于是只好同时低下了头,躬身道:“诺!”

且不提赵国君臣是如何兴致勃勃谈论着把秦国人打一个屁滚尿流,却说这次会盟本身。

这次会盟其实有两个意义,一来是彰显赵国对于中原的霸权,二来则是为了调解魏国伐楚战争一事(韩国和楚国已经完全停战)。

在这两个目的之中,第一个目标毫无疑问是非常圆满的达成了。

赵丹高居盟主之位,将中原诸侯召之即来,这在天下人的眼中无疑是再一次的确定了赵国的霸权。

而第二个目标就没有这么顺利了,魏王圉坚定的拒绝了赵丹的要求,并且在拒绝之后立刻离开,摆明了一副坚决不会妥协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会盟,但又并不是一次完全成功的会盟。

这个结果让返程的楚国君臣心中是又悲又喜。

楚王元的车驾在离开曲阜之后就浩浩荡荡的南下,很快就离开了赵国国境,进入了魏国境内。

说是魏国境内,但事实上在几年之前,楚王元面前这片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都还是他王座之下的领土,而此刻却已经被魏国所占据。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数里之外那支名为护送实为监视的魏国军队,楚王元心情十分复杂,又以恨意居多。

“魏王,此仇吾必报之!”

骑马陪侍在楚王元车驾旁边的春申君黄歇听到了这番话,忙对着楚王元道:“大王勿忧,如今那魏王公然落了赵王的面子,只需赵军攻入陶邑之日,便是他魏王归还淮北之时!”

楚王元听了黄歇的这番话之后脸色稍微的好了一些,但是过了一会又叹道:“赵王伐魏的确是必然了,但是这伐魏成功之后,淮北地究竟能不能归入寡人之手,谁又知道呢?”

楚王元的悲观是必然的,要知道现在的淮北地基本上被赵魏两国据有,一旦魏国被赵国打败,那么赵国会不会趁机将魏国占据的这片淮北地西部给吞了?

要真是那样的话,就是打跑了恶狼却来了猛虎,这事情到底是亏是赚,还真不太好说呢。

跟楚王元同坐一车的楚国太子终于忍不住开口了:“父王,那赵王已经允诺儿臣调解了,想必应当不会冒着被天下责骂的危险窃取大楚领土吧?”

楚王元眉头一皱,转头看了太子一眼。

对于这个太子,楚王元是既欣慰又不满。

欣慰的是太子年纪轻轻尚未及冠,就能够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不满的原因则在于——太子的这件事情办得实在是太糟糕了。

事情虽然办成了,但是人却是待不下去了,所以这位太子就跟着黄歇从邯郸一路来到曲阜,现在又从曲阜跟着自家父王回国。

现在又说出这种天真的话来,实在是让楚王有些无语。

但是如今当着黄歇这个臣子的面,楚王倒也不想公然训斥太子,只是狠狠的瞪了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一样,让太子吓得不轻。

在这片归程的路上,虽然贵为国君和太子,但是父子两人的人都是一样的心生惶恐,前路未知啊。

而在另外一边,韩国使团的氛围显然就好上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