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便有士子忙问道:“大兄此言何解?”
这名儒家士子低声道:“这位可是楚国的太子,未来的楚王,此刻既然已经被逼到了这般需要下跪求援的地步,那么想必是极其需要帮助的。若是吾等此刻出面相助的话,一旦事成,那日后的富贵难道还会发愁么?”
其他的士子们一听眼睛就亮了,说白了大家来这里求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得到君王们的赏识么?
至于这个赏识的君王是赵王还是楚王还是别的什么王,那其实根本都是无所谓的啊。
所以在一番窃窃私语之后,这十几名学宫士子便挺身而出,走到了楚国太子的面前,朗声道:“如今韩魏两国兴不义之师,实在是令吾等不齿,吾等愿助太子一臂之力,今日在此随太子一同请愿,请大王出兵征伐韩魏两国,阻止韩魏两国不义之兵!”
说着,这些士子们纷纷在楚国太子的身边跪坐了下来,一个个神情肃穆不已。
楚国太子看了这些儒家士子一眼,脸上露出了十分感激的神情,对着这些士子们大礼参拜道:“多谢诸位今日相助,他日必有重谢!”
这一番情形看在周围的士子们眼中,许多人顿时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聪明人可不是只有一个。
又过了片刻,几名法家士子越众而出,同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吾等不才,亦愿助太子一臂之力!”
人都是有着从众心理的,于是慢慢的,聚集在楚国太子身边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
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竟然已经有了整整一千人聚集在了楚国太子的身边,开始齐声呐喊起来。
“请大王阻止韩魏不义之师,救楚国于水火之中!”
上千人的呼声轰然而起,汇聚成一道音浪冲上云霄,让整个华夏学宫彻底因此而轰动了起来。
又是新的一天到来了,赵丹和往常一样坐在了桌案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办公生涯。
国君这个位置,虽然看似风光,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十分枯燥的。
看奏章,作出审批,再看奏章,再审批……
虽然一份份奏章上的内容不同,但是如今的赵丹也早就已经不是那个长平之战时刚刚穿越、而且本体也才亲政没几年的菜鸟了。
文字虽然不如面部表情那般真实,但仍旧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个人的情绪。
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有时候赵丹拿着这一封封奏章,感觉似乎自己读者并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而是在和那些写奏章的官员们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
他甚至能够通过奏章之中的一个个问题来察觉到写奏章的一个个地方大员们的心态,或谄媚、或急迫、或恐慌、或恳求。
总的来说,沉迷政务无法自拔是一个合格皇帝的基本素养,赵丹现在就很沉迷。
就在赵丹沉迷于政务之中的时候,华夏学宫的大门之前,正在上演着一幕非常有意思的情形。
楚国太子一身缟素的跪在华夏学宫的大门面前,在他的身后,上百个人哗啦啦的跪倒一片。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而下跪,但是如今跪在地上的人是楚国的太子,而跪拜的地方是赵国声名显赫,已经开始有了大陆学术圣地之称的华夏学宫大门口,这显然就很不同了。
事实上,楚国太子的这个动作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轰动了整个华夏学宫,大量的学宫士子蜂拥而出,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兄台,敢问此地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名墨家士子因为来晚了只能够在人潮的最末端,任凭他怎么垫脚都看不到里面所发生的情形,所以只好抓住一名身前的学宫士子提问。
这名学宫士子摆了摆手,用十分不耐烦的态度说道:“汝不知道?前面跪着的可是楚国太子和他的楚国侍从们!”
“哦。”墨家士子点了点头,又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楚国太子跪在这里,难道是因为被学宫开革了学籍?”
学宫士子摇了摇头,道:“并非如此,听说是因为那楚国太子想要向我赵国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