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历史上的李斯就是因为嫉妒秦始皇对韩非的看重,然后才构陷罪名让韩非下狱并最终让人用一杯毒酒弄死了韩非。
难道说现在的李斯和韩非虽然都来到赵国,但是相爱相杀的戏码仍旧还要继续?
赵丹略一沉吟,道:“准了。”
虽然历史上的确是有这种戏码,但是赵丹毕竟不是被蒙蔽的秦始皇,而且两人的地位和历史上也截然不同,赵丹觉得重演历史上同门相残一幕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高。
而且韩非作为侍中这些年来一直跟在赵丹身边,也的确到了需要给点实际职位去做做事情的时候了。
毕竟这调韩非来当副手的事情也是李斯主动提出来的,由此看来这对师兄弟目前的关系应该还可以。
如果事实还是证明这对师兄弟水火不容的话,那么未来再分开就是了。
在李斯之后,李牧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大王,臣经过了这几次战役的实践来看,发现了具装甲骑兵的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赵丹问道。
对于李牧的问题,赵丹还是很重视的,毕竟李牧可是亲临战场的人,同时也是战国时代对于骑兵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
李牧挠了挠头,对着赵丹道:“臣希望能够见到具装甲骑兵的生产工匠,和他们探讨一些关于具装甲骑兵身上铠甲的铸造问题,除此之外臣还希望能够对具装甲骑兵的兵器进行一些改进。”
赵丹想了想,笑道:“这个没有问题,寡人很快就让人给汝安排便是了。不过汝如果真的要改动的话,那么只能够先少量装备个一两千人,寡人要看到汝的改动能够取得效果之后才会全军列装,汝明白了吗?”
“喏!”李牧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又是一年元旦节,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充斥着整座龙台殿,到处是人们的欢声笑语。
赵国一年一度的元旦宴会对于邯郸城之中的人们来说其实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是对于那些新参加的大臣或者将军来说,却是一件足够让人兴奋无比的事情。
除此之外,元旦宴会对于老臣子们来说也是一个观察或者和政治新星们进行结交的好机会。
在这一次的赵国元旦宴会之上,有一文一武两位大臣最为显眼。
原朔方郡郡守,今年不过二十九岁的李斯政绩出色,而且成功的让朔方郡这两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在定西城被围之战中运用自己的出色才能帮助守将赵括牢牢的守住了定西城,最终等到了廉颇大军的到来,为赵国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李斯被调回邯郸赵国中枢,出任代理中尉一职。
在这之前,由于司寇赵豹的去职,虞信成功上位当上了司寇,原先的中尉李伯同样也接替了虞信原先的内史之位,所以中尉这个职责就空了出来。
在慎重的考虑之后,赵丹最终决定启用李斯。
首先,从履历上来说,李斯没有问题。
李斯自从跟随自己师傅荀况进入赵国以来,他历任赵国上党郡屯留县令及朔方郡郡守,作为一名讲究实干,以法律规章作为办事准则的士子,李斯将这两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让当地民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极得当地民众的爱戴。
李斯此人在历史上乃是秦始皇的相邦,大秦王朝的开拓和建立者之一,这样的一个人的才能是毫无问题的,几年来在地方上的历练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赵国中尉负有监督百官的职责,正是最适合李斯这个法家官员的岗位。
除此之外,通过赵豹一事所表现出来的派别争斗一事也让赵丹心中不喜,打算启用更多的新鲜血液充实赵国高层。
在通盘考虑之后,李斯出任中尉一职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为了减少阻力,赵丹将李斯任命为代理中尉,同时李斯在军国大事之中暂时只有旁听权没有发言权,也算是给了那些不是很满意的老臣子们一个交待。
但不管是代理也好旁听也罢,二十九岁的李斯位列赵国顶级高层行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有人有所怨言,但也必须要承认这位曾经的楚国小吏将来必将会成为赵国政坛上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