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秦王稷还在世的时候,王龁就是被培养来取代白起,好在未来辅佐秦王柱的。
可这王龁的表现……不行啊。
长平之战之中王龁就没有赢下廉颇,这也就算了,毕竟白起也没有赢。
但问题在于,在接下来这几年之中的大战里秦国无一例外都是王龁领军,除了能够欺负一下楚国之外,王龁可是一次都没有赢过赵国!
现在面对的可是赵国的新生代大将李牧,这王龁……行不行啊?
至少在秦王柱的心中,对于王龁的能力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自从长平之战后王龁取代白起上位,这两人之间的仇怨就算是结下了。
为了安抚再一次官复原职的白起,秦王柱也早就在白起复起的第一时间就将王龁给罢官闲置了。
现在要启用王龁的话,领兵在河东郡之中作战的白起会不会有意见?
秦王柱心中顾虑重重,过了好一会才道:“难道这泱泱大秦,竟然便无其他大将能够为吾分忧不成?”
蔡泽正色道:“大王,王龁虽然接连数次兵败,却也曾经击败过楚国,为大秦立下不少功劳。而且臣想问大王一句,若是他人和王龁异位而处,便真的能够做得比王龁更好吗?”
秦王柱默然。
蔡泽见状再度躬身,言辞恳切无比:“大王,如今栎阳城中军民正受李牧荼毒,时不我待啊!臣请大王用王龁为将,速速整军出发,收复栎阳!”
几名大臣从蔡泽的身后闪出,齐齐躬身:“大王,请用王龁为将!”
秦王柱眉头深锁,足足过了良久之后才道:“诸卿对王龁为将一事可有何意见?”
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
不喜欢王龁的人当然大有人在,但是想要形成足够的反对声浪,那么就得有够分量的人出马才行。
如今的秦国政坛之中,能够有这种分量来反对蔡泽的,其实也就一个相邦芈宸而已。
现在芈宸这般模样,肯定是没有什么心情去和蔡泽吵架了。
少了大哥的授意,小弟们自然也就不敢轻易的跳出来了。
秦王柱等待了片刻,见还是没有人开口反对,于是便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那么便命王龁为将,将功赎罪罢!”
“亲征?”
秦王柱的这一番话说出来,秦国的大殿之中顿时就炸开了锅。
刚刚还在充当缩头乌龟的大臣们此刻顿时就纷纷跳了出来,一个比一个声音大。
“大王身为千金之躯,怎可以身犯险?不妥,不妥呀!”
“大王,兵战凶危,只需令前线将士倾力拼杀即可,何必前往前线?”
“大王,征战沙场乃是武将之事,何须劳烦大王亲自上战场?”
秦王柱越听脸色越是难看,终于忍不住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吼道:“都给寡人闭嘴!”
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秦王柱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眼睛恶狠狠的盯着面前的这些秦国大臣。
“来来来,汝等倒是和寡人说说,若是寡人不亲征,那么又该如何去击败这个李牧,将这该死的赵国人赶出寡人的关中!”
大殿之中仍旧一片寂静。
秦王柱看着面前这些刚刚还在侃侃而谈、一副忠心为国模样的臣子此刻再度化身为鸵鸟的模样,就不由得有一种气不打一处来的冲动。
正想再度破口大骂一番,突然又觉得有些心灰意冷,将已经到了嘴巴的话给全部收了回去。
自从当了这个国君,秦王柱的心情那就是一天比一天要更加的暴躁,身体似乎也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的虚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烦躁、疲惫、失望、愤怒,无数负面情绪好像那攀附在大树之上的藤蔓般在秦王柱的心中盘根错节好像已经形成了一个死结,竟是怎么也解不开来。
良久之后,秦王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寡人不亲征,那么谁能为将?”
诸多秦国大臣一听到秦王柱的这番话,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大王不亲征了,这事就好办了。
说实话,也不是说这些秦国大臣们不想赢,主要是秦王柱出兵也未必能够保证必胜,反而要是一个不小心给赵国人擒住甚至杀死的话,那么秦国的乐子就大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国君乎?
于是在秦王柱放弃亲征之后,众人自然就高高兴兴的研究起该派谁去和李牧对阵的问题了。
照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踊跃出主意、保荐自己人出任主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