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谁当主将?(第一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831 字 10个月前

虞信眉头一皱,同样也开口道:“大王,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虽然近年来屡经失败,但亦并非是能够易于之国。所以臣以为这伐楚一事,还是武信君出马最为稳当。”

李伯同样也开口说道:“大王,臣亦认为让武信君出征为上。”

赵丹看到这里,基本上也就明白过来了。

说实话,这一次出征楚国的任务,难度上来说比起前几次大战就要低了不少,但开战的方向却只有一个。

如果廉颇捞到了这个主将的职位,那么已经成为赵胜、赵豹这边盟友的庞煖可就没有什么事情干了。

而且这一次攻伐楚国的战争看上去几乎是一次稳捞功劳的战争(四个国家合起来打一个怎么输?),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显然让庞煖去拿这份功劳对于赵胜赵豹的公族派这边来说是更加有利的。

单单看赵胜赵豹以及庞煖的表情和话语,就知道公族派这边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的。

但是廉颇这边的布衣派显然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双方立刻就围绕着这个话题争吵了起来。

赵丹看了一直在旁不发一言的郑朱一眼,开口问道:“郑卿,汝觉得寡人应该以谁为将?”

就在赵丹话音刚落的瞬间,其余六个人十二道目光瞬间就齐刷刷的落在了郑朱的身上。

郑朱被这副情形吓了一跳,连忙干笑道:“大王,这个……臣不通军事,如何能够对此随意置喙?”

郑朱的压力也很大啊,像平时的事情出出主意也没啥,但是现在这个主将的位置可是直接关系到战功啊。

无论是廉颇还是庞煖身后都有着一票军方势力,郑朱可不想因为这种事情得罪其中一方。

于是下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齐刷刷的移回到了赵丹的身上。

“请大王裁决!”

赵丹摇了摇头,脸上也是有些无奈。

不好选啊。

但是,不好选也得选啊。

在沉吟片刻之后,赵丹最终做出了决定。

“此次出征,便以廉颇为主将,乐乘为副将!庞卿负责坐镇邯郸,剧辛负责镇守河东,北方诸郡仍旧归李牧节制。对了,传寡人的命令去给李牧,让他即刻调集两万骑兵到河套、朔方两郡,若是秦国人救援楚国,那么便立刻南下!”

赵丹的这份命令一下,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赵胜赵豹庞煖这边脸色颇为难看,而公族派这边则是大喜过望,廉颇起身朝着赵丹就是一礼,语气恭敬无比:“臣谢过大王!”

赵丹的确没有任何想要和楚国继续谈下去的意思。

因为赵丹现在需要楚国这样的一个反骨仔。

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并不是开玩笑的,如今的赵国承受不起任何的一次背叛,因为这种背叛随时都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塌方式的外交失败,让原本还是众星捧月的赵国一瞬间就变成四面楚歌。

当年齐湣王所治下的齐国,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原本还是小弟众多盟友遍地的齐国,一转眼就变得众叛亲离,甚至险些灭国。

必须要吸取教训啊。

所以赵丹的想法也很简单,你楚国不是想要背叛寡人吗?

那就打。

往死里打!

寡人就是要拿起战争这根大棒来让这天下诸国都知道,想要和寡人作对,到底会付出一个什么样的代价。

当然了,如果只有武力威胁和恫吓,其实也还是不够的。

国家之间的关系,某些时候其实就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差不太多。

别人给赵国当小弟,那图的是什么?

一来当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二来嘛,也得有点好处不是?

赵丹这一次就是在要惩戒楚国这个不听话小弟的同时,顺便再给其他那些听话的小弟一些好处。

什么好处?当然就是楚国的土地了。

所以很自然的,三晋同盟加上齐国一共四国联军攻伐楚国的思路就这么出炉了。

到这个时候,楚国会不会迷途知返已经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赵丹就是要用干翻楚国这个结果来警示其他的小弟不要轻举妄动,用瓜分楚国的这个结果来暗示小弟们跟着我赵国大哥走有肉吃。

这就是所谓的“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了。

所以很快的,当离开了陈城的郑朱回到邯郸,韩国和魏国也同时做出了愿意参战的答复后,赵丹立刻就召开了一次所有赵国重臣参与的大会,宣布了对楚国的作战计划。

“这次伐楚,寡人决意征发十五万军队以及相应民夫,会同魏、韩、齐三国部队一同对楚国开战!”

赵丹的语气十分的坚定,同时带着极其强烈的自信,周围的赵国大臣们同样也是一脸的期待,廉颇和庞煖这两位老将更是跃跃欲试,眼中充满着渴望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