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顺便灭了魏无忌?(第二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369 字 10个月前

当然啦,也不是全部人都是主战派。

在这一场大战之中,负责邯郸防务的庞煖站了出来,朝着主战派们泼了一盆冷水。

“如今我军将士连番大战,又长途跋涉从关中回归邯郸,必定是疲累已极,若是以如此状态出战,真的能够打败魏无忌所部吗?”

赵胜一听这句话就很不开心了,立刻狠狠的瞪了庞煖一眼:“庞卿,莫非汝觉得现在我大赵雄师还会败于那魏无忌之手不成?”

庞煖缓缓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骄兵必败呀平原君,魏无忌虽然撤退,但魏军的实力未损,若是被那魏无忌率领魏军决死一战导致我军反遭失败,岂非祸事乎?”

也不仅仅是庞煖,在这一次邯郸保卫战之中出任庞煖副手的剧辛也站了出来,同样旗帜鲜明反对继续出兵。

于是整个朝堂立刻就开始了一场大辩论。

赵丹看着面前已经吵成了一团乱麻的朝堂,忍不住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

老实说,现在还是有赵丹这位国君能够拿主意呢,这赵国朝堂就已经吵成了这个样子,赵丹甚至都不敢想象,在后世那些西方议会之中分成好多党派的议员们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领导下,吵起架来到底是如何一番光景了。

在想了半天之后,赵丹将目光投向了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开口的廉颇,问道:“武信君,以汝之见,这一战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廉颇是快马赶回来参加这次大朝议的,赵国的主力部队此刻事实上还在上党郡之中,由副将乐乘率领着缓缓东进。

不管怎么说,廉颇也是现在赵国之中最拿得出手的一名大将,甚至是如今整个华夏世界之中最为声名卓著的一员大将,也是赵国最能够打仗的人。

听听这种专业人士的意见,那是绝对没有错的。

廉颇看上去显然早有准备,在听到了赵丹的这番话之后,立刻就站了起来,对着赵丹行了一礼,随后开口说道。

“大王,以臣之见,此战打亦可,不打亦可。”

对于邯郸城乃至整个赵国来说,公元前257年的这个春天,都绝对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春天。

在这个春天之中,赵国的数十万邯郸军民抵挡住了来自魏齐两国联军的进攻,并且坚守到胜利的最后时刻。

在攻破了大梁城之后,早有准备的李牧成功的拦截住了许多艘从城中逃出来的船只,最终在其中一艘看上去完全不起眼的小船上,发现了乔装打扮的魏王圉和段干子。

事实上,做了俘虏的并不仅仅只有魏王圉一个,还有许许多多的魏国大臣同样也落入了李牧的手中。

在任何时候,只要不是面对完全的绝境,权贵们想要生存下来,总是要比平民百姓容易得太多太多。

毕竟双方所拥有的资源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而在抓到了这一大堆的大鱼之后,李牧就心满意足的率领者赵国和韩国联军一路北上,直指邯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牧收到了消息,廉颇所率领的赵国主力也已经一路东归来到了上党郡之中,只要再过几天时间,就能够和李牧两路夹攻,将邯郸城外的魏齐联军来一个反杀。

不过就在李牧收到来自廉颇的消息之时,邯郸城赵丹的命令也到了。

赵丹的这封命令其实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战争暂时结束。

在得知了大梁城被攻破之后,魏无忌第一时间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并且向邯郸城中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够和赵国议和。

而另外一边正在和魏国合攻赵国邯郸城的齐军大将匡梁见势不妙,更是直接拔营撤退,一路退回了齐国之中。

如此一来,这场持续了数个月,将整个战国七雄中大部分国家都卷进来的大战,至少对于赵国来说是暂时结束了。

之所以说是一个暂时的结束,那是因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还没有完成。

这当然就是接下来所即将进行的,在赵国和魏国之间的和谈。

当然了,如果说得粗俗一点,其实也可以看做是赵国对魏国的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