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贤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难道真的欲要履行那和吕不韦之约定,令公子恒与其女成亲?”
“当然。”赵丹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
繆贤道:“可是那吕不韦至今尚未有何人出彩之举,大王是否再考虑考虑?”
赵丹笑道:“繆卿就放心吧,寡人对吕不韦的才能还是很有信心的。”
赵丹又拿起一封信,但是这一次却并不是密报了,而是由前往楚国的使者发回来的急报。
看着看着,赵丹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楚王元已经集结兵力,准备以春申君黄歇为帅,讨伐鲁国?”
对于楚国灭鲁,赵丹本身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鲁国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而且一旦鲁国被灭,楚国和魏国齐国之间的地缘冲突就会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方便赵国在其中煽风点火为自己谋利。
但是……为什么赵丹总感觉这些事情里面总有些阴谋的味道呢?
当赵丹看到最后一封来自韩国的密报之时,这种感觉就更加的浓重了。
“韩王然称韩国去年歉收,国库之中暂时无粮,不足以支撑大军出征。等到秋收过后韩国必定出军随同赵国作战!”
赵丹砸了砸嘴巴,手指轻轻的敲在了面前的桌案上,半晌沉吟不语。
魏国和齐国的突然反叛、楚国忙于伐楚、韩国的态度暧昧不清……
这么一盘算下来,除了尚未得到回信的燕国方面之外,赵国在这场战争之中竟然一个盟友都没有!
想着想着,赵丹脸上的神情渐渐的变得凝重了起来。
到了现在,单单一个秦国已经不被赵丹放在眼里了,但是如果是秦、齐、魏三国一起上的话,赵国还确实就是打不过。
如果给赵丹五年时间将河东和河套两个地方发展起来的话,那么三个国家一起上赵丹也不怕。
问题就在于现在赵国才刚把地盘拿下来不久,战争潜力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并成为现实,敌人就已经打上门来了。
时间是个大问题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距离上一次在龙台之中议定议题,不觉已经是一个月过去了。
由于河东郡刚刚被赵国占领不到一年的时间,粮仓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这一次赵国仍旧需要从邯郸等东部平原地区抽调大批粮草。
这么大批的粮草运送起来不免又需要征用许多民夫,如此一来的话自然便是声势浩大,更瞒不得有心人。
作为当今的第一强国,赵国的一举一动自然是被其余诸国所瞩目。
所以很快的,其他的几名国君都也纷纷的明白了赵国调兵遣将,准备开始进攻秦国的意图。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赵国一旦动将起来,其他几国又岂能全无反应?
大量来自胡衣卫各国分部的情报开始如同雪片一般汇集到了邯郸宫城赵丹的龙台之中。
“大王,那齐王建拒不接见使者,后胜更是对使者避而不见,齐国恐怕生变!”
“大王,魏王圉已经接见使者,并声明三晋之盟乃是魏国之国策,魏国必将遵守三晋之盟,奉赵国为三晋盟主。”
赵丹看到使者在回信之中写的这番话之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魏王圉居然会心甘情愿的奉赵国为盟主,而且是在魏国比河东之战前变得更加强大的情况下朝着赵国认怂?一看就有鬼!
果然赵丹继续看下去,就从下一封来自胡衣卫密探魏国分部传上来的消息:“魏国军队近日大规模集结,并暗中朝着邺城运送粮草物资。”
邺城,距离赵国南长城就隔着一条漳水,把物资粮草运往邺城,魏国的企图不问可知。
即便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赵丹的心中仍然忍不住涌起了丝丝愤怒。
“魏王圉啊魏王圉,看来汝是一定要被寡人好好的教训一番才行啊!”
作为三晋之盟中仅次于赵国的强国,魏国的背叛对于赵国来说无疑是很严重的损失。
但好在对于魏国的背叛,赵国也是早有准备。
赵丹想到这里,抬起头看了面前的繆贤一眼:“对段干子的拉拢进行得如何了?”
繆贤道:“正在进行之中,已经取得些许成果。只不过这段干子之前乃是亲秦派,若是想要让他转变立场支持赵国,臣以为尚需时日。”
赵丹摇了摇头,道:“繆卿,汝错了。寡人并不需要段干子支持赵国,寡人需要的是段干子对魏无忌的痛恨。一旦段干子能够因为对魏无忌的痛恨而不惜出卖魏国自身的利益,那才是寡人最希望看到的情形,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