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郸应对(第二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725 字 10个月前

别看赵胜这么一番话慷慨激昂,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

几乎是在赵胜话音刚落的时候,虞信就摇头道:“平原君此举不妥。”

赵胜怒道:“有何不妥?”

虞信道:“如今当世皆知魏国乃是吾赵国之盟友,若无真凭实据便轻易发兵讨伐魏国,岂不是落人口实,令盟友离心?”

赵胜无言以对。

虞信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毕竟现在魏国也没有公然背离盟约,更没有直接进攻赵国,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赵国出兵伐魏的话,那么背叛盟约的反而是赵国自己了。

赵丹咳嗽一声,开口问道:“那么虞卿觉得寡人应该如何处理此事?难道就眼睁睁的等着秦魏齐三国来攻击赵国不成?”

虞信开口道:“回大王,虽然不能够攻击魏国,但是大王可以先下手为强,攻击秦国!秦国乃是此次连横之主要发起者,若是秦国败北,那么连横便不攻自破。”

赵丹一听,觉得虞信这话似乎还挺有道理的。

于是赵丹便开口道:“诸卿,这率先攻击秦国一事,不知道诸位卿家认为如何?”

老实说,赵丹的心里是真不想打仗,毕竟河套地区才刚刚拿下来,赵国需要的是时间来巩固统治,发展农业,从而达到让国家强大的目的。

但是就现在这个情况,很显然这一仗是不打不行了,毕竟其他几个国家也不是傻子,谁会眼睁睁的看着赵国变得更加强大,然后再出兵来讨伐自己呢?

廉颇想了想率先开口说道:“其实大王率先攻击秦国,的确也是一个可行之策。”

另外一边的庞煖看上去则有些担心,道:“若是攻击秦国的话,会不会被其余诸国所忌惮呢?”

赵丹一听这话,就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大行郑朱,问道:“以大夫之见,寡人应当如何?”

作为负责外交的大行,郑朱如今也是赵国七大重臣之一,而且手底下也有一个外交参谋部,专门研究这个国际关系的事情,所以赵丹在这个时候征求郑朱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

郑朱想了想,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以如今之局势来看,即便是大王不主动出击,那么等到秦国连横完毕之后也会出兵伐赵。因此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如此一来的话在伐秦的同时大王还可以派出使者前往各国,或威逼或利诱,如此一来更加容易成事。”

赵丹沉吟半晌,道:“这听起来似乎还算不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诸卿觉得,应当从哪个方向讨伐秦国呢?”

一场会议正在龙台之中召开。

赵丹笑眯眯的听着面前相邦赵胜的汇报。

“大王,如今已经迁移罪囚及其家人共计一万户前往朔方、河套两郡,加上原有的林胡部落之人,如今两郡之中的子民应当有十五万人左右。”

两个郡的土地,十五万的人口。赵丹想了想,问道:“没有更多的罪囚了?”

回答赵丹这个问题的是司寇赵豹:“回大王,去年已经向河东郡迁移了十万罪囚……”

赵丹了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编户齐民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战国七雄之中,推行郡县制最彻底的国家无疑就是秦国和赵国。

想要把郡县制彻底推行开来,编户齐民就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把人口都登记在册了,官府才能够对于自己能够在平时收多少税、战时征发多少民夫青壮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把国家的战争潜力给发挥出来。

虞信道:“此事还在统计之中,不过由于两郡目前地广人稀,估计应当要三到五个月方能够完成此项统计。”

赵丹又问道:“筑城情况如何了?”

回答赵丹的是廉颇:“李牧、许历两人均已率军抵达筑城处,应该便是在这几天内开始筑城。”

筑城,这是自从夏朝以来华夏人就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周朝更是将这项技能点到了巅峰。

周朝初立的时候,还有很多商朝人不肯屈服,于是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便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让他们以殖民者的身份前往东部广阔无垠的中原地带去殖民。

是的,所谓的分封诸侯,实际上就是在地图上随便指一块地盘给你,打得下来就是你的封国,打不下来你就哪凉快哪呆着去,这也就是所谓的“遥封”。

封国就是殖民地。

所以从大规模开拓殖民地的角度来讲,周朝贵族们整整领先了西欧国家两千年。

这些被分封的殖民者大部分都是周朝姬姓贵族,只可惜几百年的大浪淘沙过后,当年分封的那些诸侯国之中只有燕国仍旧存留下来

其他的国家要么早就已经灭亡在了滚滚的历史浪潮之中,要么就已经被卿大夫以下犯上篡位夺权。

在向东开拓土地的时候,由于周朝的殖民者是少数,所以他们最经常采用的手法就是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