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二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757 字 10个月前

这两千多林胡骑兵的利益绝对是跟赵国站在一起的。

因为除了之前所付出的那些东西之外,仁慈而又慷慨的赵国国君还对这支万人骑兵宣布,只要能够将河套平原给打下来的话,那么这支骑兵之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一片丰饶而广阔的平原之中分得一块让其他人羡慕不已的土地。

而且即便是战死了,该分到的土地也不会少一丝一毫,甚至会更多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胡骑兵们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背叛了自己的部落,心甘情愿的充当起了赵国的耳目。

在这些耳目的帮助下,李牧对于面前的林胡王,可以说是了解得非常的清楚。

先前的林胡老王刚刚去世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位年轻的林胡王是在残酷的内战脱颖而出的。

或许是由于通过内战夺得王位的关系,这位新任的林胡王可以说是非常的骁勇善战,但也有一点一直为人诟病,那就是他的残暴程度和骁勇善战程度正好是成正比的。

在经过对这名林胡王的情报收集之后,李牧认为这位林胡王应该不会去耍什么诡计或者是花花肠子,而是会直接硬碰硬的选择和李牧所率领的一万赵国骑兵正面对决。

这就是为什么李牧仅仅选择了一万骑兵进入到河套平原之中的原因。

从边骑军团那些林胡部落的骑兵口中李牧得到了一个情报,那就是林胡人至今仍然对赵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害怕。

这种敬畏和害怕当然不是因为感慕赵国这天朝上国的文化,而是由赵武灵王马蹄之下无数林胡人人头,由无数鲜血和性命深深刻入林胡人心中的。

一旦李牧所率领的部队太多,林胡人就很有可能因为这份恐惧而选择避战。

因此在获得赵丹接见,并被任命为这一次的出征主将之后,李牧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提出了一万这个数字。

一万这个数字,既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李牧所部的战斗力,又能够让林胡部落不至于因为恐惧而避战。

林胡人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和他们在这片草原上玩猫抓老鼠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

只有用一次干净利落的决战来一举击溃整个林胡部的主力并将这片草原纳入赵国的疆域之中,才是对李牧和赵国都最有利的办法。

两支大军缓缓接近,隔着大约十里地的距离停了下来。

李牧发布了第一条命令。

“命具装甲骑兵着甲。”

李牧的心情非常的激动。

三天前,李牧率领着一万骑兵从五原郡渡过黄河南下,进入到了河套平原之中。

如果仅仅是对林胡部作战的话,那么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太过值得令人激动的理由,毕竟这已经不是李牧第一次和这些游牧民族作战了。

但问题在于这一次李牧乃是这一万骑兵的主将。

作为主将来出征,这意义显然就非常不同了。

要知道三年前,李牧还仅仅不过是一名高阙塞之中的小小军官了。

但是三年之后的现在,李牧却成为了统帅上万骑兵作战的大军主将。

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李牧的心情非常的激动和开心,更对接下来的战争带着十足的期待。

根据李牧的老上司庞煖在和李牧会面时候隐约透露出来的口风来看,其实对于让李牧这么一位年轻的将军领兵,赵国高层内部也是有过一番争论的。

最后是身为国君的赵丹亲自拍板,这才有了李牧的这一次机会。

李牧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一万骑兵这个数字,对于如今的赵国来说完全不是一个值得让人惊讶的数字,甚至在邯郸之中有不少大臣觉得,仅仅派出一万骑兵未免太少了一些。

但作为领军的主将本人,李牧对于这个数量倒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因为就是李牧本人在赵丹面前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保证能够以一万骑兵横扫整个林胡部的。

在其他人看来,这个军令状未免过于狂妄,但是李牧却不这么觉得。

只有李牧的心中才非常的清楚,自己手中的这一万名骑兵到底精锐到怎么样的一个地步。

整整两千名具装甲骑兵,再加上八千名骁勇善战的边骑军团之中所遴选出来的最精锐胡骑。

李牧觉得,单单凭借着这样的一支兵力,自己不要说是横扫整个河套了,甚至能够主动进军漠北荡平整个大漠!

在李牧的率领下,一万名骑兵排成一条长龙,犹如一道无尽的黑色潮水从地平线蔓延而来,缓缓一路向南,毫不停歇。

一名斥侯飞奔而至,对着李牧高声禀告道:“将军,在二十里之外已经发现敌人的斥候并开始进行交战,林胡王的主力部队应当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