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稷直接就硬梆梆的将赵丹的话顶了回来,这让一旁的韩王然和魏王圉脸上的表情都不算太好看,尤其是一心想要收回故都安邑的魏王圉更是如此。
“哦?”赵丹一挑眉毛,饶有兴致的看着秦王稷:“难道秦王不知,如今三晋联军已然占领河东地泰半,岸门、蒲阪亦尽在寡人之手。如今安邑之中秦王二十万军队已然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知秦王是从何而来的自信,敢在寡人的面前如此夸口而谈?”
当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一直沉默不言的齐王建脸色微微一动,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后胜,不露痕迹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赵丹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秦王稷的心中就是咯噔一声。
岸门陷落是秦王稷早就已经知道的事情,鉴于河西之地对于秦国的重要性显然并不如关中,所以秦王稷其实更加关注的是关中的门户蒲阪(蒲津关)。
但现在赵丹居然说蒲津关也已经陷落了?
不可能!
秦王稷短短瞬间便有了计较,笑道:“赵王之言,未免言过其实。以寡人看来,不仅是蒲阪,便是安邑亦是赵军无法攻克之地也!”
赵丹哈哈大笑,道:“所以秦王是打算和寡人决一死战了?”
“非也。”秦王稷正色摇头道:“寡人已经说过了,寡人这一次乃是希望和赵王和谈,以平息两国之干戈也。”
“不错,不错。”赵丹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秦王稷果然不亏是不讲信用的典范,这说起话来是一套一套的啊。
于是赵丹脸上的神色越发的玩味了:“那么依照秦王的意思,这三晋与秦国之间,该当如何才能够获得和平?”
秦王稷面色不变,说话的时候语气也相当的平静:“只要三晋联军撤出河东郡,那么和平自然到来。”
这一次,不仅仅是赵丹,就连听到这番话的其他国君脸色也开始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这秦王稷,怕不是脑子被气坏了吧?
虽然说今天的秦王稷看上去相当的强硬,但是大家又不是傻子,通过昨天的旗杆一事早就已经证明了如今的秦国的确没有和赵国一方对抗的实力。
在这个的情况下,秦王稷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能够要求三晋联军退出河东,归还已经被三晋联军所占领的大半个河东郡?
秦王稷话音一落,大殿之中就是一番寂静。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才摇了摇头,盯着秦王稷一字一顿的说道:“看来秦王这一次,是真的要和寡人决战到底了?”
大殿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听得出来赵丹话语之中那毫不掩饰的冰寒和杀机。
赵丹这番话一说出来,整座大殿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次的洛邑之会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的是,身为强势一方的赵丹居然一上来就连客套都不客套一句,单刀直入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霸道,太霸道了。
看着霸道的赵丹,秦王稷的心情颇为复杂。
曾几何时,秦王稷就像如今的赵丹一般高坐主位之上,对着客座的各国国君们不假辞色,予取予求。
但是从长平之战后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整个形势就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
年纪只不过是秦王稷孙子辈的赵丹,如今却已经能够当着其他四国国君的面,如此严厉的对秦王稷发出这般毫不留情的要求!
说真的,如果秦王稷早知道在秦国提出会盟要求之后赵丹竟然会把这么多其他国君召来,那么秦王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建议什么会盟的。
毕竟秦王稷自己在赵丹面前低声下气是一回事,让其他国家的国君们看着秦王稷在赵丹面前低声下气又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大殿之中包括其他四国国君之内的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秦王稷的答复。
而秦王稷的答复,又将决定着这些国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秦国的态度!
一个强大的秦国,无疑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巴结的对象,而一直以来山东诸国其实也就是这么做的,否则的话苏东坡的老爹苏洵也不会在《六国论》之中痛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但是如果一个已经远远没有之前强大的秦国,那么就没有任何巴结的必要,甚至应该考虑是不是要落井下石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秦王稷其实不只是要担心面前的这些家伙对自己落井下石——因为这甚至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而是应该担心这些家伙到底会不会全力对自己落井下石。
无数念头犹如闪电一般在秦王稷的心中一闪而过,但是在外人看来,秦王稷仅仅不过数息时间便已经开口了:“赵王所言,究竟何意?”
赵丹嘿了一声,双目之中有着神采闪动:“秦王,汝日前命使者前来邯郸告知寡人,说是要将河东地割让给寡人以换取秦赵之间停战,难道都忘了不成?”
秦王稷哈哈一笑,脸上的表情毫无任何波动:“赵王说笑了,寡人何时曾经说过此事?”
秦王稷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立刻就响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呼声,随后便是嗡嗡的讨论声。
出于某种考虑,在和谈之前,所有国家的每一名使团成员都非常清楚“秦王稷遣使以割让河东地为代价向赵国求和”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却被秦王稷当着所有人的面给直接否认掉了。